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报告 >> 党政报告 >> 正文
把自己摆进去给自己加压力

  开好民主生活会,深刻认识差距的危害性。找到产生问题的根源,才能真正改正错误,克服不足。根据广泛征求到的意见,他们分门别类认真进行了归纳,列出了四个议题:一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矛盾与问题;二是强化法律意识,严格法律程序,在依法行政中存在的差距及其危害;三是严格管理、勤政敬业、协调工作、直抓实干,领导干部工作作风方面的问题及根源;四是机关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现状和措施。全体领导成员围绕这四方面的议题,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深刻检讨现实表现和思想根源,写出了民主生活会上的发言提纲。5月26日,这个局召开学教活动班子民主生活会,人人对照检查自己,共剖析出以下一些重要问题:1、贯彻执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往往考虑到全市企业状况、财政状况,及至市上领导及方方面面关系,决策上有牺牲环境利益的思想与行为。象一些污染项目的审批,与法律政策打了“擦边球”,结果是污染者沾了光,环境受到污染。2、在强化法律意识,严格法律程序方面,整体法律知识,法律意识还不强。处理环境违法案件,施用法律拿不准,遗误处理时机;执法程序不严密,制作的法律文书经不起推敲;一些公文不规范。3、工作中存在着不协调而影响工作的一面。在建设项目的查处上,管理不科学,挫伤有关股室的工作积极性;监理和监测在对企业监督监测及达标监测中配合不自如;领导之间分工出现空档,形成工作中的不协调。4、机关廉政建设方面,仍流露出不少问题。例如,接待上级来客制订了客饭标准,但实际操作中有时怕影响形象,顾全面子而往往超出标准;排污费征收票据的管理不严密,个别开出的票据不能及时收回清理,影响排污费汇总上报。5、一些领导干部存在遇事怕惹人,以把矛盾抹平为标准,违背了处理问题的原则;工作方法简单,在对企业中违规违纪行为的批评与处理中,态度生硬,使企业领导出现逆反心理,不易接受改正;在对待机关同志上,谈工作多,谈思想问题少;要求必须做好工作多,关心同志家庭

、思想生活等问题少。自我批评发自内心,相互批评态度诚恳,通过剖根查源,使挡手的问题得到了澄清与解决。
    三、扎扎实实抓整改,把学习认识的提高转变为行动,全面推动各项工作
    如何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不流于形式?如何让同志们提出的意见没有白提?永济市环保局领导班子对待查找的问题,“立查立整立改”、“未整先改”,他们用行动给群众做了最好的回答。
    梳理意见,分类落实。一是把自我剖析和各种途径征求的意见,分别按班子和个人两种类型梳理登记,逐条落实到领导者头上;二是人人填写《解决问题登记卡》,列出存在突出问题,拿出解决问题措施,定出落实问题具体时间,公布于众;三是按照“能立即解决”和“需一定时间”的时限性分出急办与缓办,确保每一条意见都能落实。例如,他们对征求到的关于涑水河污染、加大执法力度等十五个方面、三十八条属于能立即解决的

如需转载或摘录请注明出处: 意见,已经落实给局长杨建文、副局长樊当才等六位领导,并要求按规定时限纠正或改进。
    边整边改、付诸行动。永济市环保局把边整边改作为取信于民,扩大“学教”活动成效的具体行为。他们认为群众能给你提出问题,希望你改正,是对你的信任;把群众的意见当作耳旁风,光说不做,就会凉了群众的心。这不仅是个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抓好四个重点解决村支两委矛盾
       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准确把握实施…
       坚持常抓不懈探索长效机制
       学会反省
       党性修养强化党员意识
       增强党章意识全面履职尽责
       严格政治纪律促进科学发展
       增强党章意识要坚持四心
       构建和谐社会中找准着力点
       发展党内民主切实维护党员权利
     
    教职工考勤请假制度
    街道完善工业经济发展计划
    中共古建筑保护研究所支部要点
    节约从小事开始征文演讲稿
    五四寄语青年演讲稿
    建设多学科综合性地方本科高校总…
    科学发展观典型材料
    社会经济情况贫富两极分化调研报…
    区检察院技侦综合楼开工仪式讲话
    庆中秋节迎国庆节联欢会节目串词
    党性分析材料学习中不断提高
    坚持科学发展观完善自己学习
    残疾人靠自己创造幸福生活事
    读爱上自己的的感悟
    读做最好的自己的感想
    读为自己的心得感悟
    读做最好的自己的个人领悟
    浅谈自己对师德建设体验
    先进性教育自我剖析材料认清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党政报告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