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名市管领导干部拟任人选进行了无记名投票表决等,扎实推进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40个区县全部建立了行政审批服务大厅,部分区县实行了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全市9986个行政村全部实行村务公开。厂务公开纳入了法制化轨道。将国有产权交易范围扩大到全部国有资产,并将中央在渝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纳入交易平台,完成各类产权交易2354宗126.87亿元,制止和纠正涉及场外交易行为的项目34宗,金额11亿元,进一步规范了国有产权转让和国有资产监管。今年上半年,全市开展执法监察48项,提出监察建议386条,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3133万元。6、围绕规范权力运行抓组织协调,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用权的制约和监督。认真贯彻执行党内监督条例,进一步加强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通过加强对民主生活会的监督指导,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自查自纠问题79239个。市纪委负责人对15个区县和32个市级部门的47名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了谈话,并对2009年6月以来新(提)任的830名市管领导干部进行了集体廉政谈话,领导干部进行述职述廉69685人次,进行询问质询1209人次,27709名领导干部向组织报告了个人有关事项。市委巡视组结合换届工作,对12个区县进行了集中巡视,对12个区县进行了“回头看”,收集到干部群众对巡视对象的意见反映91条,发现案件线索23件,进行提醒或诫勉谈话12人,提出整改建议161条。深入推进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意识进一步提高,1027名企业领导人员上交礼金人民币659万元、美元55万元。实行党员违纪案件公开审理试点,对保障党员权利起到了积极作用。7、围绕推进“执政为民、服务发展”永续工程抓组织协调,加强效能监察促又好又快发展。按照市委部署,市纪委紧扣“执政为民、服务发展”永续工程和今年的“清廉从政、服务发展”主题活动,倡导开展以“公开办事制、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一次
性告知制、过错责任追究制、机关工作人员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勤政廉政制度建设;加强效能监察,考核奖惩逗硬,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引起震动,营造了有利于扩大改革开放和实现加快建设城乡统筹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氛围。今年以来,市级70余个执纪执法单位走进《阳光重庆》节目接听群众热线电话,及时解决问题192个,群众满意率达98%;开设重庆市作风建设年专题网页,在华龙网等八大网站开展“作风建设年”知识竞赛活动,全国25个省区市的6万多名党员和群众积极参与;开展了“万名干部大下访”活动,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部门: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各执纪执法单位按照法定职责开展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合力推进反腐败工作。
1、加强沟通,主动配合,营造反腐倡廉的良好氛围。有关部门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加强同纪检监察机关的沟通配合,收到了好的效果。组织人事部门的支持配合,促进了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人大、政协及有关单位的支持参与,加强监督取得了新的进展;宣传新闻系统的支持配合,使“大宣教”格局更加巩固,在全
如需转载或摘录请注明出处: 社会形成了有利于反腐倡廉建设的良好氛围。2、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增强反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