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报告 >> 党政报告 >> 正文
完善体制机制增强反腐合力

39名市管领导干部拟任人选进行了无记名投票表决等,扎实推进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40个区县全部建立了行政审批服务大厅,部分区县实行了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全市9986个行政村全部实行村务公开。厂务公开纳入了法制化轨道。将国有产权交易范围扩大到全部国有资产,并将中央在渝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纳入交易平台,完成各类产权交易2354宗126.87亿元,制止和纠正涉及场外交易行为的项目34宗,金额11亿元,进一步规范了国有产权转让和国有资产监管。今年上半年,全市开展执法监察48项,提出监察建议386条,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3133万元。6、围绕规范权力运行抓组织协调,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用权的制约和监督。认真贯彻执行党内监督条例,进一步加强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通过加强对民主生活会的监督指导,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自查自纠问题79239个。市纪委负责人对15个区县和32个市级部门的47名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了谈话,并对2009年6月以来新(提)任的830名市管领导干部进行了集体廉政谈话,领导干部进行述职述廉69685人次,进行询问质询1209人次,27709名领导干部向组织报告了个人有关事项。市委巡视组结合换届工作,对12个区县进行了集中巡视,对12个区县进行了“回头看”,收集到干部群众对巡视对象的意见反映91条,发现案件线索23件,进行提醒或诫勉谈话12人,提出整改建议161条。深入推进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意识进一步提高,1027名企业领导人员上交礼金人民币659万元、美元55万元。实行党员违纪案件公开审理试点,对保障党员权利起到了积极作用。7、围绕推进“执政为民、服务发展”永续工程抓组织协调,加强效能监察促又好又快发展。按照市委部署,市纪委紧扣“执政为民、服务发展”永续工程和今年的“清廉从政、服务发展”主题活动,倡导开展以“公开办事制、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一次

性告知制、过错责任追究制、机关工作人员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勤政廉政制度建设;加强效能监察,考核奖惩逗硬,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引起震动,营造了有利于扩大改革开放和实现加快建设城乡统筹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氛围。今年以来,市级70余个执纪执法单位走进《阳光重庆》节目接听群众热线电话,及时解决问题192个,群众满意率达98%;开设重庆市作风建设年专题网页,在华龙网等八大网站开展“作风建设年”知识竞赛活动,全国25个省区市的6万多名党员和群众积极参与;开展了“万名干部大下访”活动,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部门:各司其职,形成合力

    各执纪执法单位按照法定职责开展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合力推进反腐败工作。

    1、加强沟通,主动配合,营造反腐倡廉的良好氛围。有关部门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加强同纪检监察机关的沟通配合,收到了好的效果。组织人事部门的支持配合,促进了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人大、政协及有关单位的支持参与,加强监督取得了新的进展;宣传新闻系统的支持配合,使“大宣教”格局更加巩固,在全

如需转载或摘录请注明出处: 社会形成了有利于反腐倡廉建设的良好氛围。

    2、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增强反腐败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为推进党理论创新和发展作贡献
       增强三个意识
       抓住主线不放松
       继承中创新创新中发展
       创建学习型单位探索与实践
       把务虚做实把务实做好
       把握三种关系探索长效机制
       发展党内民主着力点
       按照党管人才要求创新人才配置机…
       树立沿海意识就是树立大开放意识
     
    县教育局年终工作报告
    供电局客服述职报告
    中学生社会环境情况调查
    思想汇报4
    党支部从三方面抓好先进性教育学…
    招商引资项目推荐书
    民政局农民工问题落实意见
    造林绿化进展状况工作汇报
    谈谈公务员法学习心理想法
    市领导讲话计生会
    医药体制改革工作安排意见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管理工作意
    完善统计工作机制实施意见
    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工作意见
    完善行政工作联系制度实施意
    加强治安防控体制建设意见
    基层医药卫生体制创新工作方
    完善双票一审制的工作意见
    乡镇人口管理完善工作方案
    乡镇统一战线完善发展意见
    党政报告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