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我乡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整村推进”的工作思路,积极倡导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大力实施扶贫重点工程,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如期完成了各项任务,取得了新的成效。现将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因地制宜,实施产业扶贫增强经济实力;
乡党委、政府在整村推进工作中,坚持“政府引导、资金扶持、典型带动、整体推进”的扶贫思路,把发展种养加工业、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与整村推进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开展产业扶贫,以支柱产业支撑贫困村经济发展,提高了贫困村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构筑了稳固的返贫防御体系,全年共有444个贫困户脱贫。
一是坚持分类指导,选准产业重点
贫困村所处的区位、自然条件和资源分布各有不同,发展产业必须从实际村情出发,立足资源优势,因村而异确定发展重点。为此,我们组织农、林、水、牧等专业技术人员,在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充分评估论证、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依据各地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逐村制定了系统、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如我们在金岗山村重点扶持发展茶果业,在大河冲村发展药材和特种养殖,在何畈村重点扶持发展畜禽养殖。
二是推进基地建设,壮大产业规模
基地建设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我们按照“协会+基地+大户+贫困农户”的模式,通过扶持协会、基地和大户,带动贫困农户发展专业生产和经营,整体推进规模产业基地建设。一年来,全乡七个贫困村共有0.6万人建立了种养基地,开发水域0.1万亩,发展生猪0.5万头、牛0.15万头、羊1万头、家禽8万羽。
三是强化科技扶贫,提高开发效益
为提高产业扶贫的质量和效益,我们按照“产业扶、信息引、智力助”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大科技扶贫力度,引领农民走上致富之路。(1)以重大项目带动良种良法的推广。在3个贫困村先后实施了优质三元杂交猪、优质天然茶叶、优质绿色水果的“三优”工程建设。(2)狠抓农产品质量管理。目前全乡有4.7万亩板栗获得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产地认证。
二、强化管理,确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把扶贫开发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党委、政府工作的重心,切实落实责任制。我们利用28万元的项目款为十二道河修建长2.1公里、宽3.5厘米、厚20厘米的水泥路,去年底顺利通过县扶贫办验收。
一是突出重点,把项目建设当做一场重大战役来打
项目资金来之不易,如何把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工程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大事。首先严格规定,搞好工程发包工作,用一周时间在乡电视台播放邀标公告,提高参与竞争面。根据图纸,坚持“节约、实用、安全”的原则,认真搞好工程预算,企业中标后,以文字形式,乡政府与其签订了施工合同书。其次,加强施工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在施工之前,乡成立了工程建设指挥部,明确分工,严明纪律。在施工过程中,邀请县质监站作为监理,乡扶贫办派一名经过专业培训的工作人员作为甲方代表全程监督,始终坚持业主负责制,质量监理制,检查验收制。乡党政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工地现场指导,邀请乡域内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工地进行视察,发现问题就地指出,并及时向施工单位下发整改意见书,待施工单位按要求整改后,以书面形式向工程建设指挥部报告,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工程竣工后,我们首先对照施工方案进行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