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盗窃、盗窃机动车等可防性侵财案件的上升势头。深化“警灯闪烁工程”,明确责任,规范管理,加强考核,有效发挥社区巡逻车的作用。制定出台《城市居民区住宅安全防范设施建设管理规定》具体实施办法,“将治安防范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用建筑建设的总体规划,进行综合设计、同步规划和独立验收”。力争年底前实现“三台合一”,完成gps卫星定位系统建设;加大技防投入,建立完善交通要道、重点部位、公共复杂场所监控系统和报警服务网络,提高防控体系建设的技术含量。按照“加强监管、加快发展、促进规范、提高水平”的思路,加强保安服务业和治安防范产业化工作,推进治安防范社会化、职业化。
认真贯彻落实《省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办法》,建立单位负责、政府监管的内防内保工作机制。完善社区警务工作,巩固治安联防队伍,落实看楼护院“四种办法”,积极推广农村治安承包责任制。三是加大“严打”整治工作力度。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健全“严打”经常性工作机制。重点打击有组织犯罪、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和“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渗透破坏、暴力恐怖、利用人民内部矛盾制造事端等非法活动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非法活动。健全治安形势定期分析评估制度,完善治安乱点和突出治安问题滚动排查整治制度,加强对社会治安形势的分析和研究,组织有关部门共同进行整治,限期改变面貌。对轻微违法犯罪人员、失足青少年,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积极稳妥地推进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四是加大“为重点工程创平安”各项措施的落实力度。牢固树立“政府创环境、企业谋发展、百姓得实惠”观念,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经营,促进全民创业,促进平等竞争、共同发展。严打经济犯罪活动,严惩干扰重点工程建设的各类“霸头”;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认真做好国企改制过程中的维护稳定工作,高度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对重点工程全部设立综治信息员、联络员、治安管理员和法律服务员等“四大员”;对在建重点工程,全面实施“一名直接联系的民警、一个治安办公室、一块安全告示牌、一套安全防范措施”等“四个一”制度,对铁路护路,全面落实“打、押、防、教”“四个字”措施,建立健全“保稳定、创安全、促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五是加大重点群体教育管理力度。坚持“以人为本抓基层,以防为主打基础”,加强社区青少年和农村留守青少年、吸毒人员、刑释解教人员、流动人口等违法犯罪易发多发人群的教育管理服务。围绕“实现遏制青少年违法犯罪、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两个目标,以社区为主阵地、以教育引导帮扶为主要手段,加强“法制教育、技能培训、文体活动”三大活动基地建设,进一步落实《市“社区青少年阳光工程”实施方案》。强化学校及周边治安问题的综合治理,改善学校及周边治安环境。按照“以业控人、以房管人”要求,推进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信息化和人性化。加强禁吸戒毒,落实“多位一体”的包保帮教措施,开展禁毒宣传进校园、进家庭活动。进一步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就业指导和职业培训工作。
从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强基固本,在增强创建后劲上下功夫。坚持把基层基础建设作为打造“平安”的关键环节来抓,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市社区建设。进一步落实〔20*〕8号文件,整合基层综治维稳工作力量,确保综治工作在基层有人抓、有人管,筑牢确保平安的第一道防线。二是用好载体,在促进工作落实上下功夫。认真组织开展好政法综治“工作落实年”活动。按照落实责任、落实基层、落实重点、落实机制和落实领导等“五个落实”的总体要求,细化分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