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镇被县委确定为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乡镇后,镇党委、政府深感这是县委交给我们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是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难得机遇,是加强镇党委、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高驾驭全局、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有力促进。根据县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安排部署,镇党委、政府班子认真扎实地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和学习调研、分析检查阶段的各项工作,在深入学习调研、进行走访谈心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紧密联系自身思想和工作实际,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总结近年来的工作,深刻查找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剖析思想根源,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细化了改进措施,形成如下分析检查报告: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成效和共识
党的十六大以来,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正确审视发展大势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着眼于推动*镇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提出了“工业强镇,农业富民”的工作思路,并一以贯之地狠抓落实,使各项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自治区环境优美乡镇等荣誉。20*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9.69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5177元,比上一年增长17.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为实现*镇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着力壮大镇域经济实力,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依托*工业园区扩规提档为契机,以做大做强工业园区、培育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为重点,强化措施,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精心锻造园区品牌,形成了生物制药、电气制造、保健食品、农副产品加工、建材化工五大主导产业,入园企业达到120余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从无到有,达到5 家。工业增加值从2003年的8700万元增加到20*年的8.9亿元,增长20.2%倍,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44.5%,吸取就业人员6*4人。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园区承载能力、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工业快速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成为推动镇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二)着力统筹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围绕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这一核心,把培育、发展优质、高效产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和着眼点,不断强化措施,创新工作机制,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产业振兴的突破口,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上做文章、下功夫。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加大投入,落实政策,集中力量主攻设施农业、奶产业和水产养殖三强产业。全镇设施园艺温棚建设面积达到 1.285 万亩,优质水稻高产示范区4.1万亩,苗木花卉种植面积1700亩,优质经果林种植面积2000亩,水产养殖面积7835亩,上河清河源大米、*大观桥鲜桃、北方乳业鲜质牛奶等品牌不仅赢得了区内外客商的好评,也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全面开展石中高速公路、109国道两侧及镇、村主干道路两侧沟、渠、田、林、路、庄、塘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打造“塞上江南”新风貌,农村面貌有了明显改观,农业基础条件进一步夯实。五年来累计改造中低产田4.8万亩,植树造林0.87万亩,建设新农村示范庄点6个,创建全区生态村1个,进一步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居住环境。培训农村劳动力1.45万人次,转移劳动力5900人,实现劳务收入4270万元。组织举办设施园艺等培训班6期,培训农民827人,654人取得技能证书,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