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县交通行政执法工作概况
几年来,我局根据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紧紧围绕全县交通工作大局和行政执法责任制目标,在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明确执法责任,理顺执法关系,完善执法程序,强化执法考核,提高执法水平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显著的成绩,历年来无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主要体现在:
1、执法单位、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意识明显加强。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以来,通过落实岗位责任制,加强培训考核,执法人员合法行政、规范执法意识明显加强,交通执法队伍整体素质有很大提高。
2、依法行政的水平明显提高。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推行,促使各行政执法部门认真准确地实施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在行政决策、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收费等行政行为中严格按照行政程序进行,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行事,随意执法等人治因素大为减少。尤其是通过学习培训、执法资格考试和责任挂钩考核等,依法行政的责任心进一步增强,行政执法行为更加规范,从而促进了依法行政水平的提高。
3、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行政执法责任制制度体系。通过建章立制,全县交通系统进一步落实了行政执法责任考核、责任追究、执法公示、执法监督制度,建立了执法岗位责任制。
二 、交通行政执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成品油税费改革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此次改革对交通运输行业来说,是一次革命性的变革,具有里程牌式的深远意义,其中对交通行政执法也带来巨大的影响。燃油税费改革是以经济手段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优化经济结构,合理配置资源,调整消费模式和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战略的必然选择。此次改革为交通事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主要体现在:
1、进一步加快运输管理体制的转变。税费改革后,目前管理中的收费职能将被转移,在保持队伍稳定的前提下,道路运输市场监管力量进一步充实,进一步促进运管部门从管理型部门向服务型部门的转变。为规范管理,促进道路运输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员保障。
2、进一步加快运输结构的转变。税费改革后,运输企业必然会从降低成本的因素加快更新车辆装备,更多地采用高效低耗的大型和专业化运输车辆,进一步优化企业车辆结构,提高运输效率,实现交通行业的节能减排目标。为做好"三个服务"工作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
3、进一步加快运输组织方式的转变。税费改革后,甩挂运输等先进的运输方式将逐步得到推广与运用,以有效的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为促进传统道路货运业的整合和向现代物流业转变提供有力的环境保障。
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推进依法行政,改善执法现状,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加大道路运输市场监管的力度,以适应税费改革后新的运输市场的变化需要。但目前存在的许多老问题和新问题都直接影响交通行政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员结构失衡。限于人员编制和经费保障问题,基层执法单位一线执法力量严重不足,而在有限的人员编制内又缺乏必要的流动性,导致执法队伍老化严重。运管部门人员编制仍然是1987年的编制,近十年运管队伍人员只出不进,目前县运管所核定编制26人,实有正式职工27人。其中50岁以上人员13人,占总数的50%左右,40~50岁人员11人,30~40岁人员3人;县路政大队现有在编正式执法人员13人,其中三人是段兼职领导,二人外借,四个中队,一个处理中心,总共只有8个执法人员。在社会经济发展、车辆急剧增多的情况下,人员无法得到及时补充,影响了执法队伍的健康发展。基层交通执法力量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