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五保对象440人,集中供养率达89.8%,全年共发放供养金170万元。
二是灾民紧急救援工作体系不断完善,救灾能力得到提高。2009年先后遭受雪灾和8号、13号台风,全县共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8513人。下拨救灾捐赠74.87万元,完成2007年度546户倒房重建和14个水毁工程项目;下拨2007度春荒救济款64万元,发放救助卡2018张,救助灾民6536人;下发冬救棉被2200套,解决2200名灾民缺被困难。同时,还安排资金54.4万元,慰问和临时救济困难群众1082人;发放救济款14.3万元、救济大米5吨、救济棉被256套,帮助104户火灾户渡过难关。此外,我局还联合县慈善总会开展了向四川地震灾区捐赠活动,共募集捐赠款600多万元,其中县民政局募集256万元。
三是地名公共服务工程有效开展。自1984年以来,首次出版了**县行政区划图,《**县地名总体规划(2006-2020年)》正在修改中,地名标志设置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目前,全县4个乡镇的部分地名标志达到国标化设置,共设置门牌6000多个,办理门牌证6000多份;32个乡镇完成路牌标志设置,共设置287个标准路牌;并命名道路555条。
四是双拥工作深入人心。2009年,我们开展了以办实事、解三难为主题的拥军优属活动,全县军政军民关系更加巩固。组织开展节日慰问工作,安排资金38万元走访慰问重点和生活困难优抚对象;为驻文部队送上价值5万元的慰问品及16万元的慰问金,增强了军政鱼水之情。积极开展“关爱功臣”活动,安排资金40.1万元,解决了部分优抚对象医疗、住房和生活困难。同时,还组织了部分复员军人到省荣军医院疗养,社会反响良好。
五是殡葬改革不断深化。至12月底,全县共治理“一沿三区”视线范围内私坟1220座,治理率达到36%;建成生态墓地25座,行政村覆盖率达到89.8%。同时,积极做好了县城丧事集中办理试点的筹备工作。配合开展了超期停尸专项清理行动,全年火化遗体2248具,火化率达100%。与此同时,老龄工作、退役士兵安置、慈善事业、民间组织管理、婚姻登记、城乡社区建设以及百丈漈库区遗留问题处理等各项工作都得到了加强。
二、坚持依法行政,促进民政工作健康高效运行
县民政局是主管全县社会行政事务工作的政府职能部门,担负着40多个相关法律、法规和60多个部门规章的行政执法与管理工作。面对行政执法工作量大、任务繁重的形势,我局在贯彻执行中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一是认真学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做到学法、知法、守法。在具体工作中,经常组织全局同志认真学习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尤其是与依法行政密切相关的法律规范,使我们的具体行政行为,依照法律、法规进行。
二是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实行定岗定责。局领导与业务科室、直属事业单位层层分解责任,要求在工作中做到政策法规透明、行政程序公开、办事结果公示、行政行为合法,确保民政各项政策、法规在全县得到依法严格的执行。
三是重视和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法律及业务培训学习。不断壮大民政执法队伍,组织干部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民政法规、综合法律知识及业务培训,目前,我局已有12人取得执法证,进一步增强了民政部门依法行政能力。举办3期全县民政系统干部培训班,安排科室人员轮流讲解岗位工作所涉及的法律法规及工作要求,全员讲授,全员听课,以讲促学,学以致用,使每个民政干部全面了解掌握民政工作基本政策和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