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依法保障教师学历进修,鼓励教师通过在职攻读教育类等专业硕士学位途径,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全区每年要有20名左右的教师实行轮岗流动,流动的重点是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实行校长任期交流制,鼓励名校长到薄弱学校任职交流。落实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加快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和区域研修,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健全教师培训的激励和保障机制。组织小学教师全员业务考核。
二是以学校文化建设为重点,精化学生成长环境不松劲
“文化的力量”已经逐渐成为21世纪世界发展的软动力。同样,在教育领域中,“文化的力量”也正成为推动教育进步与发展的动力。“只有优秀的学校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这一观点,已得到全社会广泛的认同,而学校文化力的构建也日益成为学校核心竞争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事求是地讲,这也是我区学校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希望各学校都要在这方面在下点功夫。校园文化包含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两方面:显性文化指学校规定师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行为规范等,也包括校园建筑、文化设施和环境布置等有形环境;隐性文化包括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文化生活、集体舆论、心理气氛以及校园群体观点、信念等无形环境。隐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内容。学校文化要有载体,如校训、校歌、校徽等。学校文化的基础是制度文化,学校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文化,是师生共同的教育愿景,是一种共同的价值认同,学校文化的主题是课程文化,各校应重视课程建构、课程整合和课程浸润。2009年,各校要积极倡导和培育尊敬师长、关心同学、热爱学校、热心公益的优良校风,形成蓬勃向上、文明和谐、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使学校成为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和谐校园。
三是以管理为保障,改善教育发展氛围不停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以人为本,不是不要规矩,不要纪律,而是追求在人的素质高尚、自觉遵守之上的尊重。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和示范区,必须依靠严格的学校管理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落实,正常有序地发展,保证教育的健康发展。今年我们要进一步规范各项管理,严肃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使*教育形成依法管理的体系、机制。各学校(单位)也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向管理要质量。 我们要继续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防止事故发生,加大工作力度,重在工作责任的落实和日常工作检查。全面加强安全教育,上好“开学安全第一课”,普遍开展安全演练。加强校园及周边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发挥公安、工商等成员单位的作用,切实为学校创造优质、安全的育人环境。完善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体制机制,提高各类突发事件预警、防范和处置能力。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做好信访工作,认真落实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制度,建立健全重要信访问题排查调处工作机制,确保群众合理诉求得到及时有效解决。依法从严治教,加强规范管理,维护教育良好形象。
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行为,对全区中小学进行教育收费专项审计,确保审计覆盖率为100%。规范小学附设幼儿园收取幼儿园保育费、杂费的收费标准。继续严格执行高中招生“三限”政策,深化政务公开、校务公开,全面推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推行教育行风评议制度。加强教育督导督查工作,完善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工作的督导评估制度,定期对各校达标建设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突出对重点项目、重点工作进行督查,以督查促落实。
4.促进四大工作,支撑教育质量提升
(1)促进学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政治路线确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