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信用联社将农户小额贷款额度提高到5万元,期限延长至2年,执行最低利息,为受灾农户建房提供最优惠的信贷服务。截至目前,全县已协调金融机构发放重建贷款3.1亿元,兑现农房重建补助资金3.47亿元,全县农房重建累计投入达到27.2亿元。
四是大力扶持特困户建房。严格按照程序,筛选评定灾后重建特困户并纳入电子台帐管理,做到了阳光操作。动员特困户量力而行、就地取材进行重建,并逐户帮助规划,建房面积一律控制在70平方米以内,按照调结构、降成本的思路,引导特困户建设砖木、土木房屋,并把异地重建特困户的地基和平场纳入了政府配套项目支持,有效降低了建房成本。县财政投入500万元作为贷款担保资金,由县国投公司担保,并以贷款户持有的金穗惠农卡作为反担保,由乡镇民政办监督贷款资金的使用,已向558户特困户发放贷款1117万元,有效解决了农村特困户建房贷款难问题。同时,组织开展了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1+1”结对帮扶贫困户建房活动,重点帮工、帮技术、帮采购物资,并帮扶资金(含物资)1100多万元。截至6月12日,全县1044户特困户农房重建已全面开工,完工986户,占特困户建房总户数的94.447%。
五是严格督促检查考核。把灾后农房重建工作纳入了“以事论官,选贤任能”目标管理,制定了《*县灾后农房恢复重建工作考评办法》,加强专项督查督办,对完成情况实行一周两报制度,并每周一在县广播电视台上通报,确保6月底全面完成灾后农房重建任务。同时,灾后农房重建考评工作也已展开,目前已对三江等部分乡镇的农房重建工作进行了初步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3、存在的问题。
一是民政资金缺口极大。我县于去年10月份申报恢复重建户18569户,后因余震或务工返乡人员等其他因素又新增7438户,共统计上报恢复重建户26007户,共需重建补助资金4.86亿元。截至目前,上级只给我县下拨重建补助资金3.01亿元,尚有1.85亿元补助资金未到位。部分重建农户由于迟迟不能领到补助资金,意见较大,不断上访。其次是其他资金紧张,如医疗救助资金。2008年,全县共有城乡低保人口3.5万人,其中患大病需救助的达到4700人,占到了低保人口的13.5%。特别是全县精神病和癌症病患者多,其中精神病患者就有780多人。如农建乡石保明在发病时因未及时得到救治,酿成了用锄头挖死自己父亲的惨剧;化龙乡化龙村二社李果将亲属砍伤,精神病人打、砸、烧等暴力倾向,严重危及家庭和社会安全。
二是项目建设进展缓慢。由于项目需要的材料多、程序复杂,影响了项目建设的进度。
四、救灾款物使用管理监督情况
㈠救灾资金安排落实情况
1、农村永久性建房补助资金。根据补助政策规定,中央、省级应补助资金30017. 36 万元,县级应配套资金4906.24万元;上级下达指标29623.64万元,上级实际拨付农房重建补助资金30201. 02 万元,目前已拨付乡镇补助资金30137万元。资金到户情况方面,备乡镇按照开工兑付30%,主体完工兑付40%,竣工兑付3o%的方案,已兑现农户17301户,兑付补助资金23242.07万元。
2、自建过渡房补助资金。上级财政安排4395. 6 万元,实际支付4395.6 万元,涉及农户21978 户。
3、农房维修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