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完善和更新城区和农村地名标志牌,开展地名规划工作,积极开展地名信息化服务。配合省、市巩固和完善川陕平安边界的创建成果。采编《四川地名故事》23个。依法做好救助管理工作,加强对中央、省、市救助和殡葬资金管理使用和收费情况的监督检查。
6、老龄工作。办理老年优待证632件,积极开展了有400余老人参与的夕阳红旅行活动,完成了*县老年大学评估定级的初验工作。
7、信访工作。县民政局充分认识到做好信访工作,妥善处置好人民群众信访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也是保持社会稳定大局的需要。一是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进一步完善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有关领导协同抓,层层抓落实”为核心内容的信访工作格局;给予保证信访工作在财力、物力上的落实到位。使信访工作领导力度不断加大、工作条件不断优化。二是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了信访工作机制,实行了首问责任制,坚持了领导包案制度。实行了信访工作定期抽查和通报制度。三是实行了信访工作专人按月督办检查制度。保证了群众的来信来访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以信访件的处理落实,让更多的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民政局共接到信访97件(其中批办件80件、转办件12件、群众来信2件、市民政局督办件3件),其中涉及重建18件、救助的60件、涉及双拥安置12件,都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
三、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1、恢复重建进展情况。
一是农房重建。截至目前,全县共需恢复重建农房26007户已经全部完工(含全县1044户特困户需重建永久性住房恢复重建及农村特困无房严重危房户减灾安居行动110户)。
二是民政福利项目建设。2009年新改(扩)建英萃、木门、万家等3个乡镇中心敬老院。截止目前,英萃镇敬老院已完成主体工程,木门镇敬老院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0%;万家敬老院完成招投标工作,进入实施建设阶段。另外,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完成招投标1个(双汇敬老院)、进入招标程序 2个(白水敬老院、张华敬老院)。县殡仪馆综合服务楼、县烈士陵园、县婚姻登记处、县社会救助福利中心正在编制可研报告和环评报告。
2、农房重建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是积极探索建房新机制。针对灾后农房重建工作面临的问题,我们立足实际,探索建立了一套档案奠基础、一事一议定方案、一份协议明责任、一个管委会抓落实、一张明白卡保公平、一户多策强投入的“六个一”建房机制,严格执行了“农户申请—群众评议—村社公示—乡镇审核—县上审批—规划重建—检查验收”的工作程序,做到了政策公开、组织有序,破解了大规模农户重建组织协调服务难的问题。
二是全力保障建材供应。加快推进在建建材生产项目建设,建材后续供应能力不断提高,县政府出台了《*县灾区农房重建建材特供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灾后农房重建用砖统购分销工作的通知》,实行砖厂定点分片区直供,从经商、物价、质监等部门和各乡镇选派了63名驻厂监督员,专门负责农房重建建材特供和砖统购分销工作,实行定期通报,并严格执行了市上出台的运输价格,保证了建材市场供应的有序。
三是多方筹措建房资金。按照“六个一点”(农户自筹一点、亲朋赊借一点、信贷支持一点、保险理赔一点、社会捐助一点、政府补助一点)的办法,破解重建资金难题。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