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环境为重点的城市形象整治,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截至年底,我区共投入约2.8亿元,清洗粉饰重点大街两侧建筑物外立面194万平方米,完成52栋平改坡工程,更换*山路两侧住宅楼门窗2.3万平方米,主要大街两侧、奥运场馆周边、签约酒店周边和京广铁路沿线绿化面积92.3公顷,新增绿地 23.8公顷等;投入4600多万元,完成老旧小区整治35个。实施环保十项实事,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比20*年增加5天。成功举办了小轮车、山地车、场地自行车等三项"好运*"奥运测试赛,圆满地完成了各项赛事的外围保障工作。
五、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和谐社会建设迈出新步伐。
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群众需求作为工作的落脚点,突出解决群众就业、就学、就医等问题,努力实现全区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就业扶持力度加大,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认真做好首钢富余人员分流安置工作,与首钢联合成立了"*市*山区首钢职工就业服务中心",不仅为首钢富余人员的分流安置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平台,也为全市其它企业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新型就业服务模式。加快集体经济健康发展,促进农转居人员就业,全年新开发社区就业岗位6679个,安置失业人员549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8%以内。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工作稳步推进。在全市率先建立"以房养老"新模式,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区享受廉租住房家庭已达600余户,政府发放廉租住房租金230余万。积极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救扶帮困措施,切实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截至目前,全区共6209户13998人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累计支出资金4500余万元。
其它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教育资源配置日趋优化,建成*景山学校远洋分校,调整建成*教育学院分院附属学校、苹果园中学分校,我区优质学校数量已达20所,全区民办教育机构达100余所;大力开展科普活动,加强特色科普场馆建设,区级科普基地达16家,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城区"称号,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被科技部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社区医疗卫生工作成效显著,积极落实"一老一小"大病医疗保险,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便民工程、社会救助工程全面实施,全年安排便民工程资金3200余万元,社会救助工程资金6700余万元;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围绕"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题,组织举办了"*山区金秋体育盛会"等一系列群众体育健身活动,荣获"全国全民健身活动优秀组织奖"。
20*年我区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人民生活稳步改善,实践证明,本届区委、区政府作出的各项决策是正确而富有成效的。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区正处于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时期,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不足,三产"散、弱、小",产业结构调整进度有待加快;产业发展载体相对不足,重大产业项目难以引进,重大项目难以落地;招商引资的水平和成效有待提高;劳动就业压力和困难仍然较大。这些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大力发展其它各项社会事业。继续加大财政支出向公共服务领域倾斜,向基层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加大实施便民工程力度,安排专项资金4000余万元,用于123项便民工程建设,与20*年相比增加1000万元;确保教育经费稳步增长,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我区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大力开展科普活动,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加大文化事业投入力度,加强文化服务阵地建设和文化流动服务,完善多元化文化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