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
一、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情况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国土资源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正确处理好保护与保障、执法与服务的关系,较好地完成了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等各项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节约与集约并重,保障发展实现新的加强。制定“内生*”战略,坚持“一手抓整治,一手抓供地”,着力提高土地的投入产出水平,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用地。适度调高项目投资强度、具体建设项目容积率等控制指标,提高新增建设用地单位面积产出水平。出台了“零地技改”政策,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和管理创新,提升产业层次,提高“亩产效益”,节约和减少存量建设用地。加大标准厂房的规划和建设力度,加大对企业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切实提高土地使用效益。出台“立改套”扶持政策,鼓励建设村民公寓式住宅,对老住宅区进行整体复垦整理,节约出的土地按村留地政策由村委会按照规划要求和有关规定进行建设,其权益20%属村集体,80%属参加“立改套”的村民,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进村留地开发建设。通过连片式征地、集中式落地、联合式开发等形式,加快村留地的结算落实。加快沿海滩涂、低丘缓坡造地和农村宅基地复垦,补充耕地资源,拓宽规划建设用地空间。20*年以来,我市共完成建设用地复垦105*亩,获取折抵指标10*9亩,其中宅基地整理项目45个,新增有效耕地4893亩,获取折抵指标4419亩。
2、建设与监管并重,保护资源开创新的局面。将耕地保护工作纳入全市镇(街道)工作目标考核体系,明确各镇(街道)政府负责人为耕地保护第一责任人。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管理,落实耕地占补平衡项目挂钩制度,补充完善垦造耕地项目储备库,对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进一步从严把关,未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不予安排计划指标,在项目审批上牢牢守住53.3万亩耕地保有量的红线,第12年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同时,严格基本农田保护,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五不准”、“二不批”原则。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全部签订到村,基本农田面积已全部落实具体地块。对非农建设项目经依法批准占用基本农田的,及时做好基本农田补划工作,更新基本农田档案,确保全市47.78万亩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
3、宣传与执法并重,依法行政取得新的成效。抓住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契机,开展对全市834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两委其他成员进行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培训人数超过1700人。利用“6.25”全国土地日宣传,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出动宣传车、群发手机短信、悬挂横幅标语、创办《法制内刊》、编印法律法规小册子、开展知识竞赛、举办文艺晚会等方式,大力开展法制宣传。同时,重拳出击开展了违法用地综合整治、土地执法百日行动、卫星遥感土地执法检查等整治活动,国土资源违法违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建立了每周一报、每月汇报、每季通报、特事特报的违法用地“四报告”制度;进一步健全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巡查网络,发挥监察大队、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基层国土所和村级国土协管员四支队伍的力量,全覆盖、全方位、全天候开展动态巡查,使违法用地早发现、早报告、早制止,努力把违法用地遏制在萌芽状态。
4、保障与预防并重,维护民生有了新的跃升。依法履行告知、确认、听证和两公告一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