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及工作组。积极引导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目前已有565项产品实现采标。加强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工作,对全市31家出口企业开展应对情况调查,帮助制订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建立了全市重点出口企业产品信息库和壁垒应对专家库。加强计量管理,帮助50家企业建立了计量检测体系,通过《计量检测体系确认规范》、《中小企业计量检测保证规范》确认,对钱江、甬岭、益荣、美可达4家企业12项计量标准实行计量标准建标考核认证,对福立公司进行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到期换证。加强能源计量监管,对钱江、爱仕达、宝利特、明华4家企业重点能耗企业进行了能源计量状况调查,选择明华公司开展能源计量试点工作,引导企业开展节能降耗活动。在农业领域,多方收集不同层次农业标准,修订完善了*农业标准体系。协同农林部门组织制订咸菜腌制操作规程地方标准,争取使传统农业项目实现有标可依。制订了“十一五”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计划,将青蟹、坛紫菜、高橙等7个产品列入计划。帮助联树果蔗通过省级农业标准化推广实验项目验收,推荐箬横西瓜、兴星葡萄、长江坛紫菜列入了20*重点培育项目,从而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丰富了*品牌农业的内涵。在服务业领域,协同建设部门组织开展市级街容示范 路创建工作,5条主要集镇街道通过了验收。加强物流标准化工作,新发展条码系统成员48家,复审97家,并帮助建立健全条码使用档案,有效避免了重码现象。对大型超市、加油站、验配眼镜、医疗卫生等企事业单位的在用计量器具,进行了调查建档和强制检定,共建档强检314家1418台(件)计量器具。对车辆检验机构、餐饮业、集贸市场、环境监测等企事业计量器具,进行专项监督检查和强制检定,确保受检率和准确率达100%,有效规范了市场计量行为。
四、直面市场,突出监督,致力于营造公平有序市场环境。坚持从事关*整体形象声誉的高度,从加强质量预警、监督抽查、合格评定监管、执法打假等入手,努力提高依法把关能力,进一步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一是加强质量预警建设。开展企业质量信用体系建设,对去年已建的800多家规模企业、许可证管理及“3c”认证企业质量档案,进行信息数据更新及审核,并新增了296家企业;加强工业生产许可证管理,完成60多家企业的许可证申领和扩证、3*家企业的许可证年检、53家企业委托加工产品备案工作;加强“3c”认证管理,已通过“3c”认证企业649家。为准确反映企业等组织机构信息,推进社会监督体系建设,加强了组织机构代码管理,新办理代码45*家,新增变更率达50%。严格执行省级定检计划,前三季度省级定检共抽查涉及48种产品的415家企业416批次,其中合格356批次,合格率为85.58%,质量指数为97.84。积极配合做好省级、*市级市场监督抽查工作,对水泵、烟花爆竹、皮革、大米等产品进行了重点抽查。对各级抽查中发现的73家不合格产品企业,加强后处理措施的督查落实,确保整改到位。组织开展水泵及电机生产企业质量整治“回头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严防质量问题回潮。质量预警机制的各项工作措施得到有效落实,确保了辖区内全年未出现新的区域性质量问题,未出现被省点名的红色、黄色警告的产品质量问题。二是加强合格评定监管。组织开展了清理整顿非法认证专项活动和对获证组织认证有效性的监督抽查活动,重点对认证程序、认证证书使用、测量设备的检定与校准,对5家认证企业进行督查整改,从而有效规范了我市认证市场秩序。对列入“3c”认证的53家电线电缆企业、29家电动工具企业开展了执法检查,立案查处无“3c”认证和冒用“3c”认证标志案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