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帮助企业解决重点技术难题,开展技术攻关,并拨出专项经费用于电动工具检测,促进了电动工具产品的质量水平稳步上升,取得较好的整治效果。此外,保质保量全面完成610套救灾过渡房驻厂监督服务工作。三是狠抓特种设备安全。深入开展特种设备“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年”活动和特种设备安全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分区域召开全市的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会议,部署全市的特种设备隐患排查工作方案和要求,并先后开展了冷冻行业、船舶修造业、气瓶、医疗卫生单位、固定式简易升降机等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促使特种设备安全状况进一步提高,及时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共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039人次,检查企业253家,检查设备363台,发现隐患277起,当场整改20起,发出安全监察指令书257份。进一步落实企业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在去年确定24家特种设备重点监控单位的基础上,重新调整重点监控单位,总数量已增加到40家,并与各重点监控单位签订《20*年度特种设备重点监管单位安全责任书》,实行年终考核责任制。鉴于特种设备动态变化的情况,先后6次对超期未检、未注册登记或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进行通报,共计单位2229个,设备2722台,并向各镇(街道)及有关部门发出催督函件,确保特种设备定检率和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为切实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技能,进一步加大培训教育力度,已累计培训考核发证司炉工204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考核发证63人,起重机械、电梯、压力容器作业人员培训考核493人。
五、以加强自身建设为保障,提高服务水平,在树立行业形象上取得新成效
我们把转变执法方式和加快自身发展作为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以增强软实力、提升执行力为核心,切实转变执法理念,全面提升队伍素质,使实现质监事业科学发展成为全局干部职工的普遍共识和行动纲领。一是转变执法方式。坚持预防为主、打防结合,深入贯彻《苏、浙、沪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处罚裁量规则》,通过不断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努力做到执法监督广度和力度的有机统一,并在全省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上作为典型材料进行交流。结合部分重点产品专项整治工作,有计划地开展“清新居室”、“平安六一”、“健康穿着”、“放心饰品”、“呵护民生”等专项稽查活动,累计出动357人次,检查企业100多家,立案查处19件,罚没款项205万元。进一步健全质量投诉举报机制,全年共受理*市12365热线交办案件12件,受理市政府12345热线交办案件1件。紧紧抓住社会热点问题,集中开展“计量惠民”专项检查活动,先后对10家餐饮店、15家加油站、1家集贸市场、22家眼镜制配场所、6家超市、5家液化气灌装站和75家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568台(件)强检计量器具进行监督检查,并受理67家单位785台(件)强检计量器具备案登记,建立了173家单位(个人)1009台(件)强检计量器具档案,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人身安全。二是创新服务方式。面对今年严峻的经济形势,为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制订《关于进一步加强服务企业工作的若干意见》,落实上门服务、事前告知、限时办结等6项制度,深化“轻微违法首查不罚”制度,实行“三个不查”,大幅度降低服务费用。结合“创业服务年”活动,组织开展“技术机构百家企业帮扶行动”,主动帮助企业诊断解决产品质量问题,不断提高技术机构服务产业和企业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水泵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交流,开发新生产工艺、新生产方法,致力提高产品质量。同时,积极采取“请进来”的策略,会同有关部门与全国皮塑行业协会、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