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系统,实现在线动态更新和管理;对全市6家液化气灌装站的计量器具检定情况和灌装量进行了检查,依法处理存在的问题;对餐饮店、集贸市场、眼镜制配场所商用衡器、眼镜检测设备、锅炉压力表等强检计量器具进行监督检查,共检查94家企业351台件强检计量器具;对大型超市、卫生机构和车辆检验机构等企事业单位的174件(台)在用计量器具进行了强制检定,确保了抽查的合格率和准确率,为人民群众营造了放心满意的购物和消费环境。三是推进节能降耗战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为目标,充分发挥质监部门在计量检测等方面的优势,建立了节能降耗领导小组和服务队,深入年综合能耗5000吨标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指导企业完善能源计量管理组织建设和计量检测体系建设,开展能源计量的数据管理、分析考核,引导企业自觉开展节能降耗活动,目前4家企业全部通过了计量检测体系确认。同时,要求名牌培育企业和质量提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全部执行jjf1112-2003《计量检测体系确认规范》、《中小企业计量检测保证规范》,建立健全企业计量检测体系,共有35家企业通过了确认。
三、突出“三大安全”,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环境
坚持从源头抓质量,针对*民营经济发达、食品生产加工业和特种设备量大面广、监管任务繁重的实际情况,在加强日常监管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并采取打扶结合、堵疏结合的策略,不折不扣地落实3个100%的目标,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是狠抓食品安全。制订并落实20*年全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巡查、抽样工作计划,共巡查企业373频次,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59份,回访企业48家,进一步消除了监管的盲区、盲点。加快推行市场准入,对要求申报的企业,指导、督促做好准备工作,并结合监督抽查结果对企业实施跟踪管理;对目前暂时停产的企业继续开展动态跟踪,在企业开始生产后实施监管,动员督促取证;对通过现场核查企业采取跟踪验证办法督促企业整改;对获证企业通过许可证年度监督审查途径加强监管,目前全市已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共58家61种产品,通过现场核查未取证的企业共11家,预计到年底,食品生产企业取证率达100%。开展信用体系建设,以大米、饮用水、黄酒等行业为试点,通过召开动员会,完善食品质量安全自律承诺制度,逐步形成以法律为基础、以道德为支撑的食品质量安全信用平台,引导和约束企业诚信经营。建立完善小作坊监管目录,开展小作坊登记备案及承诺书签订工作,组建小作坊监管档案,做到一企一档,目前全市68家小作坊建档率和承诺书签订率均达到100%。深入开展各个食品行业的专项整治,上半年重点开展了果冻等六类重点产品及糖果、食品相关产品和化妆用品、白酒等三类专项整治;下半年突出对水产加工业的整治,采用“分散加工”型、“集中加工”型、“公司+农户”型等3种模式,鼓励和引导加工户进行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效益化生产。如在石塘镇,在帮助石塘海虾产销合作社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基础上,积极指导市金星海虾产销合作社完成规划选址、图纸设计、选举班子、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筹建化验室等工作,目前,该合作社的2个示范加工点改造已初步完成,集中加工场所也即将完工。在松门镇,结合当地实际,在*村、*村、*村等3个重点村分别成立3个鱼鲞专业合作社,引导加工户主动加入到合作社中,进而辐射到邻近村,从而使全镇鱼鲞加工业得到全面整治,目前,该镇已有2个合作社已正常运作,还有1家合作社正在筹建之中。通过专项整治,水产品无证照生产销售的现象得到根本性的遏制,滥用食品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