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违法突发案件应急预案》,设定了4个级别,建立了突发案件报告、通报、通告、建议和批示文件处理制度,并对现场应急处理、应急求援、应急装备、立案、结案等均作出具体规定。严格执行省级定期监督检查计划,1-3季度共抽检335家企业335批次,合格303批次,批次合格率90.45%,质量指数99.64,并对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落实后处理措施。与此同时,充分运用省级定检合格率、质量指数等指标评价数据,研究分析区域经济总体运行质量及重点行业产品质量,形成分析报告,以内参形式向政府提供产品质量信息,提出抓好质量提高的对策建议。二是加强行业质量整治。通过组织“回头看”、加强许可证年审、实施省级定检等有效途径,切实加强水泵产品质量的动态管理,严防水泵区域性质量问题回潮。省级定检中共抽检140个批次,125批次合格,合格率达89.3%。继续开展鞋类产品专项整治活动,对190家小规模企业实施质量抽查,已督促45家企业制定企业标准。与温峤镇政府联合组织开展刀量具行业专项整治活动,已对第一批15家企业15批次产品实施质量抽查,对不合格产品的具体参数进行分析,帮助完善产品标准。组织对8家发电机生产企业实施质量抽查,其中2家不合格,已责令整改。继续深化弧焊变压器专项整治活动,对20家企业进行生产必备条件考核,实物抽样17批次,合格16批次,合格率达94.1%,比整治前的29.4%超出64.7个百分点。三是加强执法打假。积极落实打假责任制,划定5个监管责任区域,分别由5个监管分小组负责责任区内生产、加工、藏匿等领域假冒伪劣违法活动的查处,从而形成了强有力的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以专项打假战役、执法监督检查、群众举报线索、部门联合执法为主要抓手,始终保持对制假售假行为的高压打击态势。至11月底,共出动执法人员6102人次,检查企业7935家次,办理各类质量违法案件947件,其中依法现场处罚595件,立案查处354件,涉案金额530.8万元,罚没款达430万元,其中3万元以上大案13件,捣毁窝点5个,移送案件4件(公安部门3件、工商部门1件),2名涉案人员已受到了法律的制裁,1人被判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1人被判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在“打假保农业”中,对5家农资经销点实施执法检查,特别是对化肥的标识、产地等进行逐项对照检查,未发现列入“黑名单”化肥。“打假保建设”中,立案查处地条钢案件16件,涉案金额达86.5万元,除依法移送公安部门立案处理的124吨地条钢外,还没收地条钢90余吨、钢筋6.4吨、圆钢29吨、钢模388副、中频炉7台,全程监督运至杭州钢铁厂进行回炉处理,同时对建筑市场和重点建设工程施工场地进行执法检查,抽样检查了7家建筑工地使用的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3批次、硬聚氯乙烯管材1批次,5家水泥、管材等销售点8批次,共立案查处6件,涉案金额达60.8万元,从而有力封堵了劣质材料进入建筑施工现场,维护了建筑工程质量。“打假保名牌”中,查处新河一鞋业公司假冒“阿迪达斯”、“彪马”牌案件,对涉嫌假冒和质量问题的2376双旅游鞋和1800双鞋帮进行异地封存,涉案金额超过3万元。还查处新河一阀门加工场标注“宁波埃美柯铜阀门有限公司”厂名的黄铜止回阀1*51只,涉案金额达二十万元。这2件案件均已移送公安部门处理。开展了"3c"强制性产品认证执法检查,主要针对建筑材料、电线电缆、插头插座生产企业,共查处33家无“3c”认证证书和冒用“3c”标志案件,查封了各种型号电线电缆4200米、各类振动器、风机、电动机2944台,涉案金额达31万元。开展了玩具、童车专项执法检查,共检查销售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