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的动员令。邀请在温曾任副处级实职以上的老干部到本局调研品牌兴市工作,使老干部在参政议政时关注品牌兴市工作。同时,注重利用新闻媒体营造全社会齐抓质量、共创品牌的良好氛围,与团市委联合举办了20*“品牌中国”*论坛,通过国内著名企业家、品牌策划专家演讲,政府、企业、专家互动对话等有效形式,在《*日报》设立“坚持质量兴市、打造品牌*”专栏,发表局长署名文章1篇、评论员文章3篇、质量兴市成果展示报道5篇。在《*电视台》设立“建设品牌强市”专栏,分5个专题展示*质量兴市、品牌兴市工作成果,通过媒体宣传、更换产品、更新专题片、印制宣传册等途径,强化“*市名优产品展示中心”的功能和作用,使之成为*对外宣传的“窗口”,全年共接待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39批次达 2600人次,成为*接待外来考察团的必经之处。
二、强化质量技术基础,推进"民心工程"建设
面对当前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一经济工作重点,紧贴企业需求和群众利益,充分发挥自身管理优势和技术优势,不断改进和创新服务手段,致力强化质量技术含量在推进“优农业、强工业、兴三产”经济方略中的功能和作用。一是加强工业标准计量建设。充分发挥企业标准信息咨询中心的作用,做好标准情报的咨询服务工作,共为700家企业提供1100多条标准索要,并对企业如何掌握最新标准信息进行现场指导。开展企业产品标准的备案登记工作,共备案登记各类产品标准667项,其中企业标准443项,复审248项。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标准体系确认活动,帮助钱江集团公司申报国家级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企业。开展技术标准战略企业试点活动,帮助新界泵业公司开展省级技术标准战略企业试点工作,着力探索尽快将科技成果通过标准化手段转化成生产力的有效途径。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全市共有558项产品标准采标。督促指导企业建立完善企业标准体系,共帮助37家企业建立了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在内的企业标准体系。鼓励企业参与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制订活动,共有7家企业参与了7项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使企业通过实质性参与,体会到以标准取胜的实际效应。加强计量标准管理和制造计量器具许可管理,共有7家企业新建计量标准13项,7家企业15项计量标准通过复查,4家企业取得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并对原有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计量标准考核证书有效性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共检查计量器具生产企业11家,建标企业28家。帮助23家企业通过三级计量检测体系确认、35家企业通过复审。二是加快农业标准化进程。大力搜集与我市农业产品关系密切的农业标准化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省农业地方标准,新制订*双季茭白地方标准2项,进一步健全农业标准体系,使我市的主导农产品都实现有标可依。鉴于我市原制订的部分地方标准现已有国家、行业标准,则对原70项农业地方标准进行清理,废止37项、确认有效33项,通过清理,使我市备案的农业地方标准均达到无公害要求。加强标准化推广实施示范项目建设,制订了20*-2007年标准化推广实施规划,将11个农业生产基地列为标准化推广实施示范项目培育对象,今年已通过省级验收1个,列入国家级、省级各1个。全面推行按标准组织生产,对全市农业按标准组织生产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到目前为止,我市农业按标准组织生产实施率面积比达36.14%,畜禽按标实施率达99.93%。开展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标准体系建设,我市的曙光农产品配送中心已通过省级首批农产品市场标准化管理试点单位验收。三是加强三产标准计量管理。以开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