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一、关注民生,突出防范,致力于保障社会环境安全稳定。为推进“平安*”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我局牢牢抓住食品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两个安全”不放松,以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为目标,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充分运用监督检查、市场准入、打假治劣等有效手段,着力提高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有效性,继续保持了质量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一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认真巩固去年食品生产加工业普查成果,根据abcd分类和高中低风险等级分类要求,制订并落实企业巡查计划,共对179家纳入监管范围内的食品生产企业,出动人员514人次,巡查企业502频次,发出整改通知书143份,责令企业限期整改,重点问题整改到位率达100%,一般问题整改到位率达85.3%。通过不断整改和规范,今年共有11家b类企业上升为a类企业,39家c类企业上升为b类企业。加强市场准入管理,对我市已列入市场准入管理的105家企业,通过举办宣贯会、培训会、现场指导、监督审查等有效途径,积极做好引导帮扶工作,促其取证,促其规范,目前我市已通过qs认证并已取证的有26家企业27种产品,已通过现场核查待取证的有10家,申报材料已上报的有13家,且已取证企业通过年审的有11家,主要涉及大米、饮用水、肉制品、水产品、糖果等产品。其中糖果等13类产品a类企业取证率达100%,b类企业取证率达50%以上,对10家未取证的肉制品等15类食品企业已责令停产,并建议相关部门吊销证照。对一直是监管难点的糖果企业加大了督查与指导力度,使申证工作得到突破性进展,目前已有2家取证,通过现场核查待取证的有4家,申报材料已上报的有9家。组织开展食品添加剂生产、使用企业专项调查,据查,纳入监管的179家企业中有3家添加剂生产企业、114家添加剂使用企业,均对其添加剂品种和使用量录入监管网络。组织开展包装容器工具等七类食品相关产品普查整治,据查,有饮用水桶、军用水壶、包装材料、食品用工具、洗涤剂等产品生产企业共31家,均录入监管网络。组织开展食品各级监督抽查工作,共抽样113家企业174批次产品,同时组织开展老15类取证企业和新13类共28类食品105家企业的巡查抽样,已抽检94家152批次产品,另有11家因各种原因停产未能实施抽检。深化重点监管对象水产品整治工作,在水产品相对集中的石塘镇召开整治会议,宣贯市场准入有关要求,并组织监督抽查活动,共抽样10家10批次产品,合格8批次,合格率达80%,目前由23户加工户组成的石塘海虾产销合作社已提出申证要求。加强食品打假工作,全年共查处食品类案件40件。落实扶优扶强政策,引导食品生产企业走品牌经营之路,预计今年新增省、*名牌产品各1个、通过复审各1个。此外,在新河繁昌油脂、八仙饮用水、滨海二塘蛋制品事件发生后,我局均主动出击,协助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及时做好善后处理工作,确保不良事态遏制在萌芽状态。二是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通过强化各级政府领导安全职责、部门联动作战、加强安全协管员业务素质建设、层层签订责任状等有效措施,建立健全全市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新格局。加强特种设备动态监管体系建设,对全市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基本数据进行全面清理更新,完善了特种设备数据库。在落实好*市局要求开展的搪玻璃反应锅、冷库用压力容器、烘缸、简易升降机和码头吊等五类特种设备专项整治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拓宽了整治领域,扩展了监管视野,研究起草了*市深化特种设备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在全市组织开展了起重机械(简易升降机、码头吊、桥式门式起重机械、电动葫芦、制冷业压力管道、场(厂)内机动车辆、农村作坊的小型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