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情况的严重性。2、考核体系不够科学。科学的目标考核体系造就科学的发展方向,相反就将发展带入歧途。现有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机制、干部实绩考核机制、财税分配机制、产业导向机制、资源配置机制、环保约束机制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还有待于更好的服务于实践。而当前各类的目标考核虽经不断改革,但仍摆脱不了部门“本位主义”的影子,将考核的“可操作性”变成了“软件资料的大比拼”,将考核的“动态监控”变成了“吃饱肚子的第三个馒头”。地方和单位的发展观就由“脚踏实地工作”变成了“年终应付检查”。另外,有些地方、一些部门考核目标的制定也不切合实际,或目标过低不利竞争,或目标过高无法完成,这不但没有起到考核的作用还挫伤了一部分人的积极性。
三、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意见建议
1、活动重点要抓领导。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91.5%的人认为“领导干部是关键”,64%的人建议“对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出现敷衍了事的现象”要“追究领导责任”。因此,在活动中要区别对待党员群众与党员领导干部,参加活动要有不同的要求。重点是抓领导干部的思想解放,提高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增强领导干部科学发展的能力。
2、活动方案要注重灵活。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首要的是方案要科学,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以达科学发展的目的。一要把握宏观。在具体活动中,上级组织应把握宏观,少些形式上的具体要求,多给基层留些符合实际的创新空间,让一些基层单位针对当前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符合自己的实际科学的活动方案,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从而达到“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解决陈年难题”目的。二要会“弹钢琴”。学习实践具有长期性,要注意处理长远目标与活动具体目标的关系,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把政治理论学习与实用技术培训相结合,把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三要注重实效。各地各单位在活动中要注重过程更注重实效,不要“一刀切”,更不能“走过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检查验收时,要重点查看被检查单位:是否形成了“群策群力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的良好氛围,是否制定出符合本地本单位发展的总体规划,是否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发展方法要科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统筹城乡要素,统筹资源环境,统筹经济社会,推动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以和谐的理念引领科学发展,更加关注民本民生,更加关注弱势群体,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把以人为本落在实处。必须以创新的思维指导科学发展,用战略的眼光,改革的办法,集中精力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通过重点工作的突破带动整体工作的全面推进。必须以务实的作风保障科学发展,加强党的领导,注重从*实际出发,摸实情、办实事、讲实干、求实效,提高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执政水平。
4、干部思想要解放。一要全面开展科学发展观大讨论,通过有奖征文、技能比武等有效形式,重点开展“我为发展献一策”、“我为发展尽份力”活动,引导全体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科学发展观活动”,实现“人人是科学发展的主体,个个为科学发展尽力”良好氛围。二要改变现行用人体制,变“伯乐相马”为“赛场赛马”,把那些“工作上有能力、事业上有成就”的德才兼备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并允许干部“在改革中犯错误”。三是出台更加优惠政策,鼓励机关干部离岗创业,带头发展民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