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支平衡难度依然较大等等。这些都是发展中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继续保持昂扬的斗志,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这些矛盾和问题,全力克服困难,不断乘胜前进!
二、坚持又快又好 奋力争先发展
打造实力*、活力*、和谐*
各位代表:“十一五”时期,是我市跻身全国两百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全省同步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站在一个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充分发挥我市已经积累的基础增势,牢牢抓住新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乘势快上,加快发展;要充分把握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高度关注并着力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矛盾、新问题,顺势而为,迎难而上;要树立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始终保持奋勇争先、积极有为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纲要(草案)》在认真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市情的基础上,对我市“十一五”时期的发展进行了全面规划,突出强调: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始终突出加快发展的主题,坚定不移地深入实施“兴工强市、借力发展”战略和“六六”产业工程,把工业经济和城市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致力壮大经济实力;坚持规划统领、项目投入、特色竞争,把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作为推动发展的主动力,着力增强区域发展活力;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统筹发展,把维护和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构建和谐社会。
“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设经济增势强劲、产业集群明显、要素支撑有力的实力*;建设城市特色鲜明、旅游商贸兴盛、科教文化繁荣的活力*;建设社会文明进步、人民生活殷实、生态环境优越的和谐*,跻身全国县级两百强,基本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经济增势更加强劲。到2010年,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20*年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翻番,gdp突破130亿元,人均gdp达到22000元,财政总收入达到12亿元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300亿元以上,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0:55:35左右。
——城市特色更加明显。到2010年,市区人口达到17.5万,建成区面积达到17.5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到48%。建成省级示范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城市功能明显增强,城市个性更加鲜明,山水园林城市形象进一步凸显。
——社会事业更加繁荣。到2010年,科技综合实力在全省各县(市、区)中位次明显前移,形成较为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文化创新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力争进入省文化先进县(市)行列,全面普及十五年教育。
——发展环境更加和谐。到2010年,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和福利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7.8%,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稳定在85%以上,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5%以下。生态环境优势更加明显,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单位gdp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下降15%左右。
——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纯收入年均递增6%和7%;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0平方米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下,总人口控制在60万以内。
三、加快壮大总量 推进结构调整
实现经济实力新跨越
按照“强工业、优农业、兴三产”的总体要求,在壮大经济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