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约足额到位,项目各项管理指标按约履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3、强化科技人才战略实施,打造区域品牌。一是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推进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培育区域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加强产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难题突破的组织与协调。二是推动实施品牌战略。引导企业在质量、标准、技术和管理上下功夫,加快产品优化升级。积极培育省级、国家级产业基地,提高区域产业知名度。三是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加强以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工为主体的技工人才的引进,引导鼓励职校毕业生留在我市企业就业,确保解决好社保、户籍等后顾之忧。稳步推进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帮助企业做好新法实施后劳资纠纷的化解工作。
(四)积极引导服务业健康发展,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把加快发展服务业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营造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浓厚氛围。完善全市服务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修改完善旅游、商贸、物流等专项规划。加快制定鼓励服务业发展的配套扶持政策,切实调动各级各部门发展服务业的积极性。完善服务业政策体系,设立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着力推进旅游业、商贸流通业、物流业、交通运输业等重点服务业发展,不断提高三次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份额。
(五)加强价格监测监管,稳定生产生活秩序
完善各项应对价格异常波动的工作预案,密切跟踪监测生产资料和生活消费品价格的变化动态,做好价格监测的预报、预警工作。提供市场信息平台,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让企业及时了解原材料和产品的价格变化。要强化市场价格监管,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各类生产资料和生活消费品价格上涨,维护和规范生产资料和消费品市场经营秩序。关注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各项补贴政策要及时落实到位。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战略部署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关键性的一年。做好今年工作,夯实各项基础,对于今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抢抓时间,务实工作,确保全面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计划目标,推进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