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项,开建率82.4%,比去年同期增1.9个百分点;完成投资19.3亿元,完成当年计划投资59%,同比增5.4个百分点。其中市“310工程”及备选项目共60项,20*年计划投资28.4亿元,至8月底开建47项,开建率78.3%,同比增5.9个百分点;完成投资16亿元,完成年计划投资56.3%,同比增10.7个百分点。新增黄衢南高速公路衢州互通至*北接线、贺村农业综合物流中心两个20*年省重点建设项目,*至广丰公路被列为20*年省重点预备项目。
招商引资态势良好。1-8月新引进项目328个,实际到位市外投资额11.25亿元,增长3.6%,完成年度目标的72.5%,其中实到市外工业投资额8.76亿元,同比增长101.5%。
(六) 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不断加强,各项社会事业协调推进
科教事业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成效显著,1-8月全市共申报专利150余件,同比增长60%,授权72件,同比增长32%。科技合作不断深入,5家企业与同济大学等高校签订高新技术项目合作协议。全面启动省教育强市复查验收工作,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加快推进,峡口片区教育布局顺利完成,实验小学、*二中、滨江中学扩建以及城南、城北初中等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面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作业本费,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分别从2007年的230元/人、330元/人提高到300元/人、450元/人。
文化卫生旅游事业持续发展。扎实推进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和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试点工作;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乡镇标准文化站、省级文化示范村和衢州市级特色文化村建设全面启动。群众文艺活动蓬勃开展,组织了十七大精神文艺宣传演出和四川特大地震赈灾义演活动。扎实推进城乡社区卫生机构建设,全市20家建制乡镇卫生院成功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8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投入使用,市公共卫生中心和第四专科医院建设进展顺利。手足口病、血吸虫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强。旅游业发展迅速。清漾毛氏历史文化村、和睦彩陶文化村一期工程建成试营业;廿八都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一期工程开建。
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继续加强。积极开辟就业渠道,1-8月共新增就业人数2578人,帮助1117名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稳妥推进“五费合征”工作,扎实抓好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医疗及灾害救助制度,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从每月248元/人、150元/人提高到280元/人、168元/人。及时组织抗击严重雨雪冰冻灾害,全力抓好受灾群众的救助帮扶和灾后恢复生产工作;积极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共募集赈灾款物1382万元。
城市功能品位不断提升。绿化、文化融入和城市功能优化“三化提升工程”顺利推进,城北入城口精品景观带、双塔电站以北段等8个绿化项目加快推进,完成绿化面积约16万平方米;文化艺术中心一期工程启动建设,景星塔、凝秀塔、百祜塔三塔修缮亮化,西塘古民居维修等工程顺利实施,须江沿线古道十景浮雕墙、西山健身公园雕塑全面完成;城北大型超市、时代广场等建设进展顺利,西市街等菜市场加快改造提升,须江游览桥、文教路、西山路、凝秀南路等工程有序推进。
节能减排有力推进。启动实施“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方案”,启动了*经济开发区江东区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