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报告 >> 党政报告 >> 正文
资产清查总结报告

*年11月至20*年6月,价值15343元,数量为22件。

本次资产清查工作对各社区、机关各科室申请报废的资产进行集中登记,并及时上报审批,时间范围从20*年7月至20*年11月,涉及资产变动(报废或减少)价值为24378元,数量为141件(只)。

通过一年两次的资产减少集中申报,有利于及时进行资产账物处理,加强资产管理,真正做到账实相符,使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结合起来。

(二)清产清查暴露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这次资产清查中暴露出,社区和机关科室普遍存在“重购置、轻管理”的思想,资产管理意识淡薄,资产管理混乱,缺乏一套规范和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随意购置,任意处置,贪大求全,不讲效益等,具体表现在:

1、基础工作不规范。

社区和机关科室有人员调动,对其使用的资产未有移交手续,致使资产管理混乱,资产多了少了都不知道原因。如新康社区一年内换了3个负责人,资产盘点的时候缺了好几样,到最后都不知道资产是谁管的;不少部门在平时资产管理中比较松散,致使到了年底盘点资产的时候发现资产少了才来补报移交手续;有的甚至一年到头不清理,资产长期闲置,无人过问,使其自然损耗,造成浪费。

2、资产管理难度大。

资产管理工作需要各社区、机关各科室和财会人员的高度重视和密切配合。在财务上,现金和银行管理能很好的掌握和管理,但是对于资产管理主要是做好资产的台帐资料,而资产实物管理就需要各社区、机关各科室掌握,管理难度大。

3、报废资产的处理不规范

现在报废的资产都由党政办进行管理与处理,但存在着一个报废资产遗留的残值问题。一般的桌子椅子坏了要报废只要简单的处理就可以了,但是对于一些电子产品、办公设备等,比如照相机、移动硬盘、电脑等,由于存在着一定的残值,特别是照相机、电脑之类的涉密设备,就不能简单的进行处理了。在今后的资产管理工作中需要进一步规范报废资产处理以及报废资产的残值遗留问题。

四、改进措施

根据本资产清查反映的情况和问题,提几点意见和建议。

1、制度建设还需不断完善,跟上资产管理的新形势、新要求

资产管理不单单对资产的清点、盘实,还需要全面掌握资产现状,各社区、机关各科室的资产处在一个动态的过程,无论是从资产的数量,还是从价值总量看,总是在不断地增减变化。为了掌握资产的结构、数量、质量和管理现状,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和效益,就必须不断完善资产清查制度,合理配置资产,规范资产处置,加强资产监管,防止资产流失。通过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紧密结合,提升部门预算管理水平,更好地加强国有资产收益管理,提高综合预算水平,加强资产收益管理,遏制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规范公务员收入分配秩序,促进廉政建设。

2、每月资产管理台账的维护不能少,而且要及时

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是密不可分的,财务管理的好坏也可以通过资产管理来体现,资产管理的完整为财务管理提供了可靠依据;街道资产管理台账要做到每月及时更新,对增减变动和内部调配都要做到有据可依,使每一项资产从进入到最后消失全过程监控。

3、年度资产盘点不能缺,有利于加强资产管理

街道涉及管理的资产多而散,但这个多而散不是不管和不需加强管理的依据,更加要求我们去加强、去提高、去创新,才能把多而散的资产,通过加强平时的管理,把资产理清,发挥其最大的使用价值;年度盘点是对平时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乡镇招商引资发展报告
       城管局信访管理发展报告
       民政局深化纠风服务报告
       民政局普法宣传报告
       乡镇干部民主教育报告
       民政局信息公开整治报告
       商务局整改教育报告
       旅游局长安全生产报告
       民政局政务改革报告
       妇联主席规划教育报告
     
    科技型企业认定管理意见
    民政领导思想教育管理讲话
    加快综合治理研讨会讲话
    对一封倡仪书评改
    党风廉政建设回顾
    图书馆组织建设总结
    质监局创新监管计划
    计算机技术员工作报告
    中学德育百分竞赛量化考核实施细…
    物业企业考勤制度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工作报告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意见
    副领导对行政单位资产清查讲
    领导在资产投资推动会的讲话
    财政局集体资产管理交流材料
    财政局资产产权管理交流材料
    固定资产内查技巧
    国企资产管理经验材料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五级分类体
    如何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
    党政报告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