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完善、规范等问题。三是受低温霜冻、持续干旱、冰雹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困难群众增多,救灾救济资金严重不足;农村义务兵优待金偏低,退伍军人安置难度加大;农村敬老院条件差、服务水平不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四是民政工作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民政干部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依法行政、科学决策的水平需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在今年的工作中逐步解决。
二、20**年全县民政工作的主要任务
20**年全县民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全县中心工作,以为民解困为核心,以机制创新为手段,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团结拼搏,干事创业,为全县“三个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搞好社会困难群众的救助,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是维护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民政工作的重要职责。今年要认真分析当前的社会形势,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改革社会救助机制,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救助网络,实现困难群众的全方位、无缝隙救助。
一是扎扎实实做好救灾救济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救助困难群众评审、救助物资发放、救助资金管理等各项制度。坚持定期定量救助和临时救助相结合的办法,根据困难群众的实际情况,实行分类管理、分类救助。民政、劳动、农业等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大资金、信息、技术、就业方面的扶持力度,帮助困难群众找路子、上项目、促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建立财政投入一部分、社会捐助一部分、群众自筹一部分的多元化、社会化救助资金筹集机制,把救灾救济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形成制度,保证救助资金的足额拨付。各乡镇要制定预案,做好科学防灾和灾害预防工作,防患于未然,努力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继续推行结对帮扶制度,帮助特困户制定脱贫计划,为他们提供致富信息,传授科技知识,使其尽快脱贫。转变对困难群众救助的传统观念,建立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变“输血”为“造血”,增强困难群众自我救助能力。定期组织开展社会性捐助活动,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帮助困难群众的良好氛围。
二是切实加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规范申请、审批和发放程序,加大社会监督力度,做到民主、公开、透明。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建立完善的动态管理体制,全面推行低保资金社会化发放,实现民政部门与社区低保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