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被分派到市民政局及下属单位各机构,包括民政局各机关科室、**市社会福利院、**市盲人福利按摩院、**市民间管理局等。作为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2005级的本科毕业生,笔者有幸参加了本次的基地实习,并被分派到**市民政局人事处实习。
此次实习由3月18日正式进点,为期一个多月。按照实习要求,需要作出一份有关实习的调研报告。我在局机关人事处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小组办公室实习,对此次调研也就仅限于平时工作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
一、基本情况
**市民政局是**市人民政府主管社会行政事务和公共服务为职能的部门,负责全市的救灾救济、双拥优抚、城乡低保、民间组织管理、区划地名、殡葬改革、社会福利、婚姻登记、福利彩票发行等工作,肩负着调节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
市民政局下设:办公室、人事处、优抚安置处、双拥办、救灾救济处、基层政权和区划地名处、低保处、社会福利处、社会事务处、基层财务处、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办公室、民间组织管理局、募捐办。局属单位分别是:市救助管理站、市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市老年公寓、市殡葬管理所、市殡仪馆、市盲人福利按摩院、市烈士陵园、市社会福利院、市精神康复医院、军队老干部休养所(五个)以及下属企业等22家。据1997年编撰的《**市志·民政卷》记载,时至1990年局职工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占总职工数的95%,全市民政系统有16人发表论文20余篇,4人取得专项成果。
二、工作开展状况
在近一月的实习活动中,通过参与,我对民政局各机关处室的工作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民政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制度配套完善。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局机关各处室能结合实际,及时补充和完善“民政”工作相关制度,真正做到“民政”工作有章可循,照章办事。明确了工作目标,细化了工作措施,为民政工作的有效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规范管理到位。在工作中,局机关各处室切实做到分类施保、分类救助、严格登记、分类管理。工作可以做到上墙公示,实行阳光操作。
第三、组织领导到位。民政工作四关系民生的重大工作,市局领导班子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股室配合抓,主管股室和单位全力抓,社会各界共同抓的齐抓共管局面,使全市民政工作形成了一个上下一条线、纵横连成片的机制,保证了民政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
三、存在的问题
市民政局是整个市民政工作的领导核心和中坚力量,通过调研发现,在民政工作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硬件配备不齐全、设施不完善。硬件设施是工作的重要工具,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没有雪亮的刀,则没有关键时刻的亮剑。观察局机关各处室办公环境,凸显成旧。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小组办公室为例,共有五名办公人员,却只配置了两台计算机,在办公时需要操作大量的文稿,往往出现大家争抢用机,严重制约了办公效率。还有局机关文印室设备不齐全,无法全部消化机关的印刷任务,导致部分文稿需在外边印刷,成本过高。硬件设备不齐全,设施不完善,严重制约了局各机关处室办公的效率。
二是内部交流纸本文件较多,资源占用量大。局机关各处室以及局属各单位之间平时用于办公交流的纸本文件较多,长期以往会造成大量文件堆积,不方便查阅、管理,而且又占据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