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把制度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基础性建设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既用制度建设来促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深入发展,又用制度建设来巩固党的建设取得的成果,努力探索注重从制度上建设党的新经验新路子。党章是党的根本规章,是党的全部活动的基础和依据。党章的修改和完善是党的制度建设的最重要内容。党的十二大制定了新党章,之后经过党的十三大到党的十七大历次党代会的修改,党章不断得到与时俱进的充实和完善。根据党章精神,适应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我们党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上取得新进展。我们党把党内民主提升到关系党的生命的高度来认识,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并取得重大进展。一是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得到健全。1985年制定《关于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若干具体问题的暂行规定》,标志着党的各级代表大会逐步走向制度化。党的十二大以来,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都按期召开,地方各级党代会的议程、选举进一步规范,党代表大会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七大又决定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选择一些县(市、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党的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完善。二是党内选举制度不断完善。差额选举的范围扩大到各级党代会代表,基层党组织委员、书记,地方各级党委委员、常委,中央委员会委员。1990年和1994年党中央分别颁布了党的基层组织和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使党的基层组织和地方组织选举工作进一步规范和制度化。党的十七大前后,进行了民主推荐党和国家高层领导人选的实践。三是党的集体领导制度更加规范。党中央制定并不断完善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书记处工作规则,连同1996年颁布试行的《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标志着党委集体领导和民主决策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党的十六大以后,建立了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地方各级党委常委会向委员会全体会议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的制度,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度,这是党的集体领导制度的重大进步。
以上我从七个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取得的重大成绩和进步进行了粗线条的梳理。当然,这种梳理没有也不可能全部覆盖30年党的建设的丰富实践。从这些成绩和进步可以看到,30年来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开创和不断推进,有力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不断迈向新高度,站在了今天的历史起点上。这30年是我们党坚持不懈抓党的建设的30年,也是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30年。30年来,一些国家的共产党改旗易帜,一些长期执政的老党、大党先后丢掉执政地位。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们党经受住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不仅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而且党的执政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得到巩固。30年的成就,凸显了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于始终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30年的实践再一次证明,中国共产党不仅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而且能够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胜利,不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无负于人民重托和希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