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余户,占全县规模养殖户的60%以上。。
2、不断壮大工业企业
乡镇企业是地方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镇政府通过不断加大政策引导与资金扶持力度,使我镇民营企业得以健康快速发展。全镇现有乡镇企业约100个,解决就业人员达余人。本辖区内规模较大的有7个防滑链长,7个砖厂,2个面粉加工厂,9个大型苹果冷藏库。各企业都能顺应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规模,运营规范,效益良好。
3、努力搞活城镇商贸
今年,镇政府重点加大了对桥南苹果交易市场和吉州商贸市场的资金投入和规模管理。去年以来,镇村先后投资20余万元完善了桥南苹果交易市场,设立了信息平台,建立了网站,促进了销售,拉动了生产,年桥南市场交易量占全县果品的60%,交易额达6000万元。吉州商贸市场通过门面装修,配套设备的完善,各类专卖店、连锁店的加盟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效益不断增加,这两家市场已成为全镇乃至全县发展区域经济、搞活商贸业的“领头雁”,拉动全镇商贸业和社会综合效益的快速发展。根据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全镇从事批零、餐饮等服务行业的个体商贸户达1440户,从业人员达5000人以上。
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新农村建设呈现新亮点
在新农村建设上,我镇严格按照中央提出的“二十字”方针,坚持典型引路,全面推进,整体提高。各村设立了网络文化站及远程教育系统,可为群众及时提供致富信息;上东村、林雨、大田窝等村安装了路灯,实施了亮化工程;700余户农民通过“四改”建立了沼气池,用上了液化气,点上了沼气灯。在农村环境卫生方面,镇政府出台了《吉昌镇农村环境卫生清洁政治实施方案》,镇村分别成立了领导机构,各村都因地制宜出台了相应的环境卫生制度和门前“三包”制度,配备了保洁员,确定了包片负责人,指定了垃圾倾倒地点,共建立垃圾池地点,共建立垃圾池120余个,涂白巷道墙体8000余米,清理“牛皮癣”广告300余处,统一规划了畜禽圈舍、柴堆粪堆,彻底改变了垃圾围门、围田、围村的现象,对村庄主要路段的杂草进行了清理,对行道树进行了涂白,使各村的村容村貌大为改观,进一步改善了群众的居住生活条件。
上东村在“四化四改”和“六个一”工程基本完成的基础上,今年又新建沼气池60个,新栽国槐、木槿等风景树1000余株,硬化巷道5000平方米;林雨村投资1000余万元,完成了建筑面积13200平方米、可容纳住户132户的农民住宅小区建设主体工程,附属工程也基本完工;西关村高起点、高标准的新农村建设规划于5月份由专业部门设计完成并通过审定,正在组织实施,占地48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和占地1300平方米的贯牛窑住宅小区土地补偿与场地平整工作已结束,砖混三层建筑工程2500平方米的活动中心大楼主体建设工程已完工;大田窝村的新农村建设与移民搬迁同步实施,投资20余万元平整宅基地1平方米,规划新宅基地40户(包括移民搬迁20户98口人),目前已有22户主体工程完工,投资5万元占地10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已投入使用,并完成街巷道硬化约5000平方米,基本实现了户户通。
三、立项引资、兴办实事,基础设施建设迈出新步伐
今年以来,镇政府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的要求,不断立项引资,盘活资金,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品味。
一是成功实施了圪针沟泄洪洞修复工程。该工程是全县三十项重点项目之一,由我镇具体组织实施,通过组织专家论证,优选施工方案,公开招投标等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