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于熟悉,而不苛求精通,使自己在判定、处理、指导有关具体问题时往往滞后于多变的政策。同时我深感自己在学以致用、创新发展、寻求执行政策与解决实际问题最佳结合点上还欠灵活。究其根源,从客观上讲,是因为工作较忙;而从主观上看,是因为自己在学习上缺乏"挤"和"钻"的刻苦精神,没有去找时间进行系统全面地学习;从党性原则上剖析,是因为没有用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缺乏把学习当做一种责任、一种境界的自觉行动。
2、在思想熟悉上略有偏差。具体体现在与一些客商交往过程中谨慎有余,亲商、安商意识不浓,相互沟通不够。近年来,本人曾先后在国有企业、基层政府和经济部门当过家、理过财,而在政府所分管的部门,又是资金流量大、审批权限集中的"高风险"领域,既是热点,也是焦点,且有前车之鉴,因而我始终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并逐渐产生了"虑、疑、避"等思想,任何时候都努力把握住自己,八小时之外也尽可能缩小交往圈,从而,因主观因素,与客商交往越来越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推进。
3、在科学统筹上尚有不足。认真盘查我所分管的工作,深感工作效果与社会发展的需求还有较大距离。其主要体现,一是注重了项目建设的进程,而规划编制工作缺乏超前性;二是注重了县城及各镇的规划,而农民建房规划治理的力度不大,改观不快;三是注重了城市治理工作的阶段性成效,而环保硬件投入不足,城管工作的长效治理机制尚未建立,脏、乱、差状况仍未根治。导致这些问题的产生,从客观上讲,是受到体制、机制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从主观上讲,则是由于本人勇于排忧、善于解难、敢于负责的精神不足,自己在工作精力的分配上不够科学合理,出现了顾此失彼的现象;从党性原则上剖析,是因为本人在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方面做得还未完全到位,正确的政绩观还有待进一步树立。
4、在工作艺术上仍有欠缺。在几十年来的工作中,我始终做到老实做事、诚信做人。但在工作艺术上还需要进一步摸索。一是在一些重大项目的决策与推进方面,以及在涉及到多方面的协调工作中,过于注重程序,过于强调人性化治理,过于追求熟悉的统一,因而显得着子不硬,魄力不大。而当工作成效达不到预期效果时,往往轻易出现急躁情绪;二是工作中注重了与部门和乡镇的沟通,但有时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与领导间的交换不多,汇报不够,争取支持的力度不大,优化工作环境的效果不明显;三是
在平时对部门的要求上,注重了"做事",放松了"管人"。另外,对分部门班子成员,非凡是对副职领导、一线和要害岗位的同志在工作上、生活上关心还很不够,思想沟通较少。上述不足,是自己党性修养不够,工作能力欠强的具体表现。
5、在深入基层上还有差距。"有求必应",这是本人近年来在服务基层方面给自己立下的一条原则,在日常工作中,也努力做到了这一点。但我深感,在深入基层调研方面做得还很不够,还没有能做到经常深入窗口、深入实际;即使深入基层,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因而,对基层情况的把握还不够细、不够实、不够多,在决策分析时还欠缺第一手资料。从客观上讲,是由于事务繁杂;从主观上看,是因为自身不够努力;而提到党性高度分析,则是群众观点不牢,工作作风不够扎实。
以上在思想熟悉、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还是自己在党性观念和党性修养方面与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要求存在差距。我将自觉地把参加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过程,变成"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增强党性"的过程,坚持边学边改,立查立纠,更好地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
三、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