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好企业的一个要害问题。在这个重大问题上,我们领导班子的思想熟悉还不够,尤其对分局下发的关于讨论决定"三重一大"问题的规定精神重视不够,执行中就必然出现问题。另外,组织对民主
集中制的经常学习理解方面没有做好,对上级的关于"三重一大"问题决策的要求一知半解或没完全照办。党政主要领导在集思广益方面做得不够,副职在充分发表意见方面不很积极、大胆。大家思想上有:简化点程序没有啥,集体讨论不讨论问题不大,只要主观愿望是好的,职工群众能谅解等不正确想法,导致民主集中制不能完全落实。
4、思想作风不够端正。工作上出现的问题,作风上出现的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好人主义、官僚主义等现象,都是由于思想作风不够端正所带来的。对社会上一些不正确的议论和说法,我们当成好的经验来借鉴,如所谓"现代社会了坐在办公室也知天下事,也可以指挥生产经营"、"穿着白衬衫,喝着茶水能治理企业才是有水平的领导"等,久而久之,思想上懒惰了,也就不愿求真务实,不愿吃苦耐劳了。再有就是一些领导班子成员头脑中存在一些私心杂念,现在讲民主政治,要经常对领导班子进行评议、考核,管严了,说多了难免得罪干部职工,弄不好会丢掉赞成票,于班子和自己不利;也有一些班子成员顾虑抓工作多了怕人说手伸长了,"越位"犯规了,因此不敢深入,不敢叫真,产生了"说得过去"的应付思想。还有些班子成员认为自己年纪大了,也没多大希望奔头了,把摊守好,不出大乱子就行了,进取心淡漠,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
5、没能深刻领会治理的重要内含。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是"产权清楚,权责明确,政企分开,治理科学"。可见治理十分主要。而我们领导班子没有熟悉到治理工作对企业的重要性,没有把治理提到很高的高度来对待,因而在实际工作中抓得不紧措施不力,落实不好。由于熟悉不到位,所以对国家提出的经营治理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战略部署理解不深刻,也就产生了走一步、看一步,稳稳当当慢慢来的想法,治理的力度没能得到强化,既使喊了"向治理要效益",制定了一些治理办法和规范,但"光打雷不下雨"有的行同虚设,有的效果不明显。
6、对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解不深透。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是近年来党中心解决国有企业发展问题的指导方针中的"三句话"之一,十分重要。但我们对此的理解不深不透。不正确地认为我们公司工程项目遍布全国许多地方,分散、偏远,干部职工各自为战,没有过多的能力来考虑全集团公司的大事;还认为职工的文化程度不高,见识不多也不广,提不出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征不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无所谓,也就没有广纳善言,博采众长,仅把眼光集中在领导班子和基层少数干部圈内。没有完全相信和依靠职工群众,决策就缺乏深厚的群众基础,职工中蕴藏的巨大潜力未能完全释放,企业的两个文明建设就必然受到影响。
7、对党风问题关系党生死存亡的严重性熟悉不够。中心多次强调,党风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极其重要的问题,我们对这个问题熟悉还比较肤浅,总认为上有中心、铁道部、局、分局,只要中心、上边党风端正,不出大事,天下就乱不了,企业就乱不了。没有熟悉到党风问题涉及方方面面、各行各业,党风好转是一个综合、全面的反映,哪个企业、哪个单位的党风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党风的好转,都会给党风抹黑。也没熟悉到企业的党风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党风好,职工群众就信服、就满足,就能跟着党组织走,投入全部精力搞好施工生产和经营。反之职工群众就不服气,就有意见,就会有情绪,不可能精神抖擞地干工作。由于熟悉上不去,抓党风廉正建设的措施就跟不上,力量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