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报告 >> 党性分析报告 >> 正文
建设敬老院可行性分析报告

口。
2)生活污水主要为粪便污水和洗浴废水,对生活污水采用化粪池处理达标后统一排出。
3)门诊部、康复中心排出污水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统一排出。
4)雨水经道路流入雨水口,汇入雨污合流排水管道后,统一排入县城排水管网。
4.3消防、防火等级
项目区防火类别为丙类,设置消防给水系统,按同时使用水枪数量2支,每支水枪最小用水量为101/s,共202/s,火灾延续时间为10分钟。
消防采用临时高压消防系统,按同一时间内,火灾次数为1次,火灾延续时间为3小时,一次灭火用水量为15l/s,3小时消防用水量为162m3。
室外设置地下消防栓,室内消防除设置消防栓外,还须配备干粉灭火器等。
设备一览表
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及规格单位数量备注
1消防水泵kqz80—250(i)b,
q=87m3/h,h=60m,n=30kw台2一开一备


相关建筑物一览表
序号名称规格尺寸数量备注
1消防泵房6×9m1座高4.8米半地下
2蓄水池(消防水池)300m310×10×3.5m1座
4.4采暖通风
4.4.1室外气象资料及设计参数
1)采暖计算温度:-15℃
2)冬季通风计算温度:-9℃
3)夏季通风计算温度:27℃
4)冬季室外平均风速:1.7m/s
5)夏季室外平均风速:1.7m/s
6)冬季主导风向及频率偏北风33%
7)夏季主导风向及频率偏北风33%
8)冬季大气压力:895.7mba
9)夏季大气压力:883.5mba
10)日平均温度≤5℃的天数:149天
资料来源:《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l9-87
4.4.2建筑物围护结构热工要求
1)外墙:k≤1.56w/m2·k
2)屋面;k≤0.5w/m2·k
4.4.3采暖
1)热媒的选择参数
热媒为95~70℃热水,由锅炉房供热外网提供。
2)系统形式
各建筑物采暖形式为管道明装上供下回双管系统。
3)主要设备选择
散热器选用铸铁四柱760型,管道为焊接钢管,阀门选用j41t-16型及j11t—16型截止阀。
采暖耗热量表
序号建筑物名称建筑面积m2热指标w/m2耗热量kw备注
1公寓楼4800160768
2门诊部600160360
3食堂45010045
4康复中心60016096
5泵房601006
6变电所16010016
7浴室15016024
8洗衣房10010010
9门房301602.4
合计72381327.4
4.4.4热力外网
采用“氰聚塑”直埋供热管,由锅炉房引出,以枝状接至各建筑物采暖入口。
4.4.5锅炉房
1)热负荷确定
采暖热负荷为1327.4kw,考虑外网损失15%,计算总热负荷为1526.51kw。
2)根据用热负荷
项目区采用1台dzl1.4—95/700c-aii型热水炉采暖,采用一台clsd-10.0,额定供热量:1.4mw,茶浴炉供给洗浴、开水。
4.4.6通风
一般生活建筑采用自然通风,门诊部、治疗室、康复中心部分用房采用分体式空调,浴室、洗衣房采用机械通风系统,配套排风扇3台,风机设置在外墙上,平时可根据室内空气状况进行机械换风次数及频率。
4.5供电
4.5.1负荷等级及电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财务分析报告撰写纲要
       心理分析师个案案例分析报告
       林场冰雪灾后次生灾害松林蠹害专…
       市畜牧食品局当前畜牧业生产形势…
       行政处长学习教育个人党性分析报…
       合作组建省绿色食品发展有限公司…
       汽车公园可行性分析报告
       思想分析报告
       部队第二阶段党性分析报告
       科学发展观党性分析报告
     
    检察官学习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三…
    环保局开展环境质量整治计划
    物资管理所安全自查总结
    教育局加强平安校园建设方案
    学生创优争先学习心得
    共青团县委十九届二次全体扩大会…
    迎接党十七大市五年发展成就总结
    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第一阶段总结
    重症监护病房实习汇报
    行销企划案格式
    建设现场公示管理办法
    农民合作社建设实施意见
    城镇规划建设实施工作意见
    建设工程钢筋质量管理工作意
    公益事业财政奖补建设意见
    城镇规划管理建设意见
    基础设施建设意见
    加强企业党员建设意见
    钢铁及金属材质基地建设意见
    循环工业园区建设意见
    党性分析报告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