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报告 >> 党的十七大报告 >> 正文
权威解读十七大报告

国家对东部投入很大,现在要重点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二是“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王东京认为,这要遵从市场规律,有新思路、新举措,比如成立全国统一的工业用地占用指标拍卖中心,西部指标可以通过拍卖流转到东部,拍卖来的资金用来投资东部企业,西部不用占用耕地、破坏环境,实现异地办工业,分享工业化成果。

    亮点之六:首次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人们注意到,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过去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一词语的变化折射出经济发展内涵的重大变化。

    王东京认为,过去我们讲“增长方式”转变,是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而言,现在讲“发展方式”转变,内涵更加丰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从三个层次来理解:

    第一,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第二,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过去我们理解新型工业化主要是信息化。其实,新型工业化不止信息化一条路,根据国际分工格局,美国的新型工业化主要是it业,英国主要是金融服务业,日本主要是终端消费品生产领域,德国主要是制造业,都具有本国特色。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就业压力大,中国的新型工业化要根据国情走自己的路,不能简单模仿西方模式。中国走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特征应该是“三高两低”:高科技、高效益、高就业,低能耗、低污染。第三,提出“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过去提出扩大内需,主要靠投资拉动,现在继续提出扩大内需,重点已经转变,主要扩大消费需求。报告提出 “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三个转变”富有新意。


“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这一新目标特别鼓舞人心。专家认为,十七大报告在十五大、十六大所勾画蓝图的基础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使得这一宏伟目标更加丰富、更加完备。

    甄小英认为,人均gdp反映的是国民的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新目标充分体现出党将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的战略部署,表明我们党对小康社会的认识有了深化和拓展,更加符合时代潮流,更加顺应民意。

    甄小英分析说,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等一系列要求,为今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明了道路。

    亮点之八:“生态文明”首次写入报告

    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人们注意到,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又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发电公司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
       中纪委学习十七大精神报告会
       团中央干部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
       团工委组织青年学习十七大精神
       信访系统学习十七大精神
       领导干部学习十七大精神
       十七大精神指导推进自身
       政府办公厅举行十七大报告专题学…
       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农业综合开发
       农业党员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
     
    领导干部要严格执行党章做遵纪守…
    工业经济会议交流材料
    质监局安全执政发展意见
    市委领导法院新大楼启用仪式讲话
    区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会议讲话
    水务局长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上思…
    贸易公司业务员年终总结
    县委领导在农村党员干部远教会的…
    工商支部总结
    质监局依法行政事迹材料
    六中全会公报解读新理论境界
    解读成功职业经理人银行
    林业办公室中央林业会议精神
    解读四大纪律八项要求
    解读人生
    深刻解读执政能力建设三大热
    解读焦作现象
    解读十一五规划建议
    十七大报告解读科学发展观第
    解读十七大报告科学发展观基
    党的十七大报告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