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施统筹城乡科技推进行动,科技示范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1.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依托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平台,集聚资源单位21家,专家250余人,新增数据1600余。推介粮油等新品种24个、配套新技术101项。新建了白酒、唐桥豆腐乳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化星火科技培训,培训猕猴桃、食用菌等特色产业种植大户、龙头企业技术人员1000余名,在生猪、伏季水果等产业领域组建了覆盖全市131个村的农村科技信息员队伍。
2.科技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继续深化“特色动植物新品种引选育及配套技术”等2大科技专项,引选育和推广新品种216个,开展新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41项(套);继续抓好“粮食规模化”、“*脉伏季水果”等科技示范。深化*市*“农田修复及山体植被恢复”、都江堰高原村“新猕猴桃标准化生产”等技术集成示范和邛崃市白杨等5个扶贫村科技扶贫示范。启动“龙门山脉冷水鱼产业恢复重建、邛崃市临济镇“千亩茶叶标准化”科技示范。
3.民生科技项目加快实施。启动了城乡医保信息化平台、农村节能住宅技术等重大项目,组建了*建筑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地震灾后饮用水源有机磷类农药非常规指标流动注射自动分析方法及应用等项目研究,加强农村饮水安全技术开发与应用;组织实施震后农村民宅低成本抗震房屋建筑新技术研究,在*小鱼洞董坪村推广技术应用达到7000平方米;完成了都江堰市玉堂安置点污水处理项目,启动了“促进灾区医疗卫生重建、加强急性突发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项目”等。
二、扎实推进重大事项和重点项目,“中心”“基地”建设进展顺利
1.对接国家、省重点项目取得成效。争取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立项120项,国家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0项,共获得经费支持30.2亿元;“基于网络协同的级进模数字化集成设计制造技术”等158个项目获得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立项,经费支持8183万元,占全省立项数的59.2%;374个项目获得四川省级科技计划7827万元经费支持,组织推荐2010年第一批四川省科技计划申报项目254项。
2.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加快建设。“应用软件、集成电路设计及产业化应用”等7个重大科技专项加快推进,精密数控机床等8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进一步深化,半导体照明、医疗器械技术等技术创新联盟加快筹建。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得到加强,获批国家大容量注射制剂、中药饮片炮制、oled工艺等6个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核心机要安全soc芯片”等11个项目被确定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智能信息系统、数字广播电视设备5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化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海峡教育科技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等9家单位被评定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3.新技术新产业加快推进。组建了新能源产业专家顾问组,成立了*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制定并实施《*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积极申报国家高性能纤维材料基地、新能源产业化基地。组织实施国家“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各试点单位合同采购led灯7144盏,示范工程累计装灯721盏。全年组织实施128项新技术新产品开发项目,支持经费3700万元。建成新技术新产业发展综合信息短信服务平台,组织发送新技术新产业综合信息15期,编印《科技决策参考》专刊3期。
4.科技金融服务取得进展。建立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系统性融资支持,全年共为15家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担保1200多万元,引导风险投资1000多万元。完成15个项目、总额1000万元的知识产权质押担保贷款。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