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服务。按照“规范化、标准化、亲情化”的要求,指导各街道(镇)圆满完成企业退休人员健康体检工作,实现了“零投诉、零漏检、零事故”,共有32716 人参加了体检。及时召开了体检总结表彰大会,肯定成绩,总结经验,明确今后体检工作的目标和要求。积极指导各街道(镇)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志愿者服务和为老服务资源网络的作用,提供开发助老助残公益性岗位共57个。建立了区企业退休人员困难帮扶资金,与区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区企业退休人员困难帮扶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因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退休人员,及时开展困难帮扶活动,做到“出现一个发现一个,发现一个帮扶一个”,切实解决退休人员的实际困难。20*年以来,全区共帮扶困难退休人员2567人次,补助金额共计122.89万元。
三是强化稳定工作。建立健全了各街道(镇)企业退休人员群体性事件处置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维稳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退休人员思想政治工作,指导街道(镇)、社区(村)建立退休人员学习制度,以自管小组为单位,定期组织退休人员学习中央、省、市有关政策和精神。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建立了平时工作月报、重点时段日报的信息报告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退休人员思想动态。同时,落实专人做好曾参与上访人员的稳控和转化工作,确保全区退休人员的稳定。
(四)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在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上做文章。立足*外来人员多、加工企业多、建筑工地多、劳资关系复杂的现状,积极探索建立预防劳资纠纷的源头控管长效机制,大力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模式。
一是推进网格化管理工作。按照“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要求,根据省、市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劳动保障监察体系,全面推进网格化管理,在各镇、街道成立了劳动保障监察中队,在全区统一公开招考了38名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制定下发劳动保障监察中队管理办法和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考核办法,加强业务培训,引导他们做信息的采集员、政策的宣传员、矛盾的调解员。7月份以来,共采集企业信息7697家,协助检查单位769家,补发1296名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金175.9万元。
二是加强劳动合同管理。抓住年初用工高峰,深入汽车站、火车站、外来人员劳动力市场等地,开展“规范劳动用工、签订劳动合同”的宣传活动;在外来人员相对集中、劳资纠纷较多的彭埠镇,开设劳动保障政策培训课,发放公开信和宣传资料,指导用工单位与职工依法签订合同,营造良好的劳动用工环境。以《劳动合同法》的出台为契机,通过宣传、培训和指导,切实提高系统工作人员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业务素质、企业业主依法用工的自觉性和劳动者的自身维权意识,为《劳动合同法》的全面实施创造条件。1-12月份,全区累计鉴证劳动合同14424份。
三是提高劳动争议调处效率。针对我区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多、案情复杂的现状,认真做好劳动争议信访工作,继续执行“流动仲裁庭”和“速审庭”制度,全面提高劳动争议调处效率。1-12月份,全区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96件,其中案外协调29件、立案受理167件,为用人单位挽回济损失14.86万元、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185.54万元。
四是加大劳动执法监察力度。开通了人工、网络、信函、电话四条“绿色通道”,受理群众举报投诉,将日常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加大对拖欠民工工资的检查力度,7-8月份,根据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和有关文件精神,联合相关职能部门、街道(镇)开展了以小作坊为重点的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有效地维护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