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其自身建设的好坏、组工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组织工作的成效,而且对整个干部队伍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10年以来,县委组织部紧紧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合理确定组织部门、组工干部在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的定位,努力朝着把组织部门建设成为“党性最强、作风最正、工作最出色”的表率部门的目标奋进,着力实践着“让党委满意、让群众满意”的要求。通过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从严要求,从严治部,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创先争优活动主要做法及成效
紧紧围绕“让党委满意,让群众满意”这一主题,扎实开展了以“十项工作”为载体的主题活动,部门自身建设不断加强,组工干部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明显改进。以开展“岗位练兵”为平台,以“学业务、懂政策、强素质”为重点,以周三业务学习和周五政治理论学习为基础,结合组工干部岗位职能,定期组织开展公文写作、组织工作知识应答和计算机操作竞赛等活动,进一步激发组工干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练就新本领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大部务公开力度。以建设开放型组织部门为目标,以部务公开栏为主要平台,通过文字材料说明、图片剪影折射,以图文并貌等形式,将组织部门的机构设置、科室职责、办事程序及重点工作、主要任务、工作动态和干部工作、组织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开,增强了组织工作的透明度,增进了外界对组织部的了解,淡化了组织部门的“神秘感”,也为党员干部群众办事和监督提供了方便。扎实开展部门包村帮扶工作。
认真落实部领导挂点、科室负责人包村、组工干部包户的帮扶制度,大力开展“手拉手、一对一”帮扶活动,着力将组织部门联系点建成全县基层组织建设的“示范点”。今年以来,组织部先后3次到联系点库科西力克乡卡玛尔孜村,帮助理清工作思路,制定经济发展计划,谋划新农村建设,着手帮助解决制约该村发展的主要问题。组工干部通过“党员奉献日”活动,深入联系村帮助平整土地、定植果树,开展农牧业生产。组工干部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5000元,为帮扶对象购买果树苗、化肥等生产物资和面粉、清油等生活用品,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他们的生产、生活困难。通过组织部门、组工干部开展包村帮扶工作,进一步拉近了组工干部与农牧民群众的感情,也提高了组工干部的农业农村知识,丰富了做农村工作的经验。不断加强部门制度建设。为进一步规范部内工作运行机制,提高组织工作效率,结合组织工作标准高、要求严、时限强的特点,抓住部内工作运行的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建立健全了学习制度、调研制度、考评制度和周评月结制度,工作备忘制度、科室联席制度及组织工作和组工干部社会评价机制,通过建立健全各类制度,切实做到了用制度管人、管事、管程序,真正把从严治部的要求落到了实处。
一是抓学习,提升组工干部综合素质。按照创建“学习型机关”的要求,以加强能力建设为重点,大力实施组工干部素质工程。建立健全了周一政治理论学习和周三的业务学习制度,采取部领导、科室领导领学,组织干部个人自学、集中封闭学、专题研讨学、讲党课、深入基层到实践中学等方式,认真学习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及其他领域学科。首先,抓政治理论学习。组织广大组工干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和社会政策,学习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不断丰富组工干部的文化内涵,增强组工干部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其次,抓业务学习。重点学习《干部任用条例》,“5+1”法规性文件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