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强信心,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主线,按照年初确定的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咬定发展不放松,坚定不移地实施贯彻执行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进农业、工业、村镇等建设发展,努力把镇建设成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发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使全镇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仍然保持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在里,我镇主要做好了以下的工作:
(一)产业经济健康发展
1、效益农业稳步推进。在保证粮食稳定的基础上,积极推广经济作物的种植,发展特色产业“竹、木、花、果”。在等村发展和改造茶叶210亩,在村建立了面积为300平方米的名茶加工厂;在桥里房村投资10万元建立了县级竹笋两用基地20亩,在桥里房等3个村培育毛竹高效示范基地1200亩;在里宅村大兴自然村发展红豆杉基地50亩;成立镇土地流转服务站,实现耕地流转231亩,林地流转990亩,超额完成县下达任务;完成防护林建设2550亩,造林504亩。
2、家庭工业持续发展。积极引导各企业继续走“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引导企业在经济危机中“抱团”发展,相互取暖,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我镇发展家庭工业26家;并利用原羊毛衫总厂空闲厂房培育家庭工业集聚小区1个,引进织布、轴承等家庭工业8家,初步建成“抱团”发展小组。同时,我镇通过与籍企业家吴良定沟通,引入资金1个亿用于开发罗坑山农民公园。目前,吴已投入五千万用于前期工程,剩余资金将逐步到位。该项目完成后,将为的经济结构的转型与快速的发展带来较大影响,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与养分。
(二)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
1、“四改一拆”重点突出。的任务是完成8个村的“四改一拆”工作。截止11月底,等8个村的“四改一拆”工作已经初步完成。共硬化道路面积55881平方米,拆除粪坑1670只,建立公厕19座,垃圾房60只,户改567只,拆旧32103平方米。
2、创新类工作顺利推进。开展村本村置换点试点工作,推进庄坑自然村下山整村搬迁是我镇的创新类工作,也是县委、县政府整村搬迁在东片的试点工作。对该工作,我镇高度重视,组建专门人员进行了大量工作,使“要我搬迁”转化为“我要搬迁”。目前该工程已经顺利完成的工作任务,搬迁了庄坑自然村27户中的20户。2010年我镇将争取实现该自然村全部居民下山搬迁。
3、集镇建设进展顺利。集镇主街道四期房屋拆迁进展顺利,目前正在进行第三层楼房的建设,预计年底前能顺利结顶。
4、生态建设迈上新台阶。方泉村的中心村建设结合“四改一拆”工作进展顺利;旧坞村的创建市级生态村工作推进顺利。
(三)民生工程进展顺利
1、水利建设顺利完成。6只小(三)型水库和泥水屋山塘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已全面完成。等4个村的自来水改造工程也已顺利完成。
2、道路建设逐步推进。彭坑至东家坑的穿镇公路建设已经基本完成。该公路全长2.1公里,6月底路基已全线贯通,7月份接受交通局的最后现场踏勘,现正准备资料迎接验收。王金线工程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进展缓慢,最主要的原因是施工单位内部管理体制混乱,机械和施工队伍落实没有到位,影响了工程的推进。对此工程,我镇将加大督查力度,加强与施工队伍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