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报告 >> 辞职报告 >> 正文
市水利部门年底小结

畜死亡事故,取得了抗洪抢险的全面胜利。

一是超前安排。市认真落实国家及省市防汛工作部署,市委、市政府超前安排,严密防范。先后两次召开市防汛工作会议,组织了汛前抗洪抢险现场演练,对基层干部和骨干进行培训,有针对性安排安排。四个班子领导先后多次视察防汛准备工作,市防汛指挥成员单位根据各责任分工积极工作,各乡镇、各部门认真准备,防办、气象、水文等部门加强监测预报。通过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力争达到防大汛、抢大险、抗大灾的要求,为我夺取抗洪救灾工作的胜利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科学指挥。市委第一时间召开常委会,紧急布置防汛及防灾减灾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水情、险情就是命令,市委重新调整领导分工,要求四个班子副市级领导包段、包乡镇,亲临一线,靠前指挥,各乡镇、各街道马上到位,全力做好防汛排涝和灾后自救工作。

三是组织得力。市城区自来水水源地、大堤乡堡险工回水堤丁坝等多处出现险情。危急时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临现场,亲自指挥调度,工程技术人员密切配合,公安、武警官兵、基干民兵冲锋陷阵,干部群众积极参战;市防办和城区防办及时组织工程技术人员配合抢险救灾,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各乡镇街、部门依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及时组织抢险救灾和灾后自救工作。排水站、移动排灌设备全部开动,省市支援下,及时下摆了1075台中小型水泵和排涝设备,为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以人为本、强化避险。7月22日省市下达水库泄洪指令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武装部的主要领导,公安武警等各方面人员深入到滩内居住的村屯,紧急转移群众750人次,并设临时定居点,以最大努力,想一切方法安排好群众生活。把群众生命财富平安视为第一要务,确保无一个伤亡。同时,强化媒体宣传作用,及时播报汛情、险情,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供水、供电,协助群众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保证了社会稳定。

五是指挥部科学调度。市防办快速运转,密切配合各级领导做好防汛指挥和调度工作。一是下派60名技术人员为领导指挥决策当好参谋,协助各乡镇开展防洪抗灾;二是加强雨情、水情和汛情监控和信息传递,及时为领导指挥决策提供依据;三是调度下摆防汛物资,为抗洪抢险提供物资保证。下拨编织袋54000条,铁线4吨,木桩450根,水泵1075台套,排水管线21000米,这批物资在抢险和排涝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当好参谋。

依照上级水利部门的要求,省大禹杯竞赛活动中。充分发挥部门了职能作用,给市委、市政府当好参谋。指导各乡镇结合外地实际,调整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农建工作新思路、新办法。实际工作中,坚持把农建工作与防灾减灾相结合,与建设现代水利、生态水利相结合,与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相结合,取得了可喜成果。

市痛定思痛,大灾过后。认真吸取教训,决心打一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攻坚战,解决好农田排涝工程损毁严重、排水不畅等问题。依照我市的安排,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制定了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总体规划,成立了农田基本建设指挥部,协调各乡镇街大力开展秋季农田水利建设,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农田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创建了新的良好开端。

(四)认真履职。

把关注民生、解决民难作为水利部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最大实践,今年。积极做好两案办理工作。党政齐抓共管,主管领导亲自抓。去年,共承办人大的议案1件,人大建议、政协提案5件。经过不懈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市供销社年底小结
       县国税局今年一季度小结
       县交通运输今年一季度报告
       县粮食单位第一季度小结及下一步…
       县政服务中心年终小结
       县科技局信息公开小结
       县档案部门第一季度总结
       县工信委一季度小结
       县人保局第一季度小结
       市环保部门政务公开小结
     
    保护地球母亲净化校园环境
    贯彻公司年中会议计划
    开展思想作风整顿活动推进全年目…
    农民健康体检计划
    企业勤政廉政宣传月总结
    高考倒计时教师发言稿
    综合科科长党性分析材料
    军人退伍大会上的演讲稿
    党校毕业庆典致辞
    民政局廉政建设自查报告
    做好水利普查工作意见
    水利工程设置管理办法
    水利改革发展工作方案
    田间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办法
    盐业海水利用情况报告
    举行水利改革发展工作大会
    常委会议传达水利工作精神
    农田水利基本发展会议讲话
    水利电力部门监察审计部岗位
    水利局政治教育交流材料
    辞职报告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