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慑了不法企业,保护了合法企业,净化了药品市场,促进了我市医药产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
五、以技术监督为依托,着力提升监督水平
药品监督主要包括行政监督和技术监督。行政监督是技术监督的目的,技术监督则是行政监督的有效手段。为夯实基础,我局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对全市药品系统进行设备更新和基础设施改造,仅基本建设就计划投入610万元,又筹资196万余元购买了药品检验仪器。市食品药品检验所现拥有国内外较为先进的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薄层扫描仪、液相色普仪、气相色普仪等多台大型仪器设备,市食品药品检验所还相继吸纳和培养了大批中高级职称的技术人才,大专以上人员占80%,2003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所, 年被省局评定为地市级中心所。几年来,共完成针对性检验11301批,评价性检验657批,专项检验1428批,案件检品43批,在为行政监督提供有力技术保障的同时,又为评价我市药品质量合格率及时提供了准确的数据。
六、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全力确保药品质量
日常监督是对涉药涉械企业的普遍检查,专项检查是针对涉药涉械单位的某种行业、某个环节、某项品种的针对性检查。我保证药品质量,去年以来,我局先后开展了药品生产领域、流通领域、医疗机构及中药材包装、妊娠药物、防艾滋病药物、特殊药品、原辅料等20多项专项检查。在专项检查中,执法人员实行了“五个结合”的工作办法:一是将专项检查与监督管理相结合,要求执法人员把日常监督检查的情况、内容表格登记在案,以便今后查阅;二是专项检查与业务学习相结合,要求执法人员周一召开例会,对一周检查的情况、问题进行梳理汇报和交流学习,以便总结提高;三是将专项检查与帮助指导相结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当场提出整改建议,并书面告知,以便企业整改提高;四是将专项检查与完善规章相结合,通过检查,督促企业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便企业规范管理;五是将专项检查与长效管理相结合,通过检查,不断完善辖区内监管对象和基本台帐,为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创造条件。日常监管与专项检查的合理交叉进行,极大地规范了涉药企业的生产、经营、使用行为,使全市的药品质量得到有效控制,药品评价性抽验合格率不断上升, 年达到98.7%, 年我市农村药品评价性抽验合格率100%,药品生产企业评价性抽验合格率100%,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七、抓作风、促政风、带行风,全力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药监队伍
我局对政风行风建设十分重视,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经济建设”这一主题,以促进全市药监系统转变作风、以民为本,不断提高执法水平、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为重点,以解决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为目标,以群众满意为标准,认真抓作风、促政风、带行风,着力提升药监系统形象。一是确定自查重点,多种方式进行自查。首先是两级局党组进行自查,主要是查找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分工对职责内的行风建设是否重视,是否大胆管理,存在什么问题,监管措施是否完善;二是科室和个人自查,主要查找科室履行岗位职责情况,监管工作是否尽到职责,个人行风问题上是否存在什么问题;三是全局集体互查,深入查找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二是区别情况,认真整改。对群众的意见建议进行梳理分类和研究剖析,区别情况,尽早整改,争取主动。对群众提出的共性问题,制定具体过硬的整改措施,认真整改;对职责范围以外的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沟通汇报;对群众的不理解,要求各局办公室利用媒体做好答疑解难工作;凡署名或有联系方式的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