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万亩毛竹笋材两用丰产林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九铁路途经县城并设有客货站,赣粤高速公路在xx设有出入口,这些交通基础设施为今后大量的毛竹产品流通提供了有利条件,乡村均通程控电话,通讯较为发达。
3、方案设计
3.1目标
毛竹低改规模为10万亩,计划用5年时间(即2006—2010年)完成。在10万亩毛竹林低改任务中,7万亩为用材林,3万亩为笋竹两用林。项目建成后,亩平立竹200根,年产商品竹400万根,鲜笋800万公斤。毛竹林年总产值320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150元。项目的实施,对增加群众收入和提高群众生活水平起重要作用。
3.2实施地点和范围
项目建设区有xx镇3个村;xx镇3个村;xx镇4个村;xx镇7个村;xx镇3个村,xx林场,xx松脂林场,共2个场5个镇的20个村,毛竹林面积106740亩。竹林面积相对集中,便于经营治理。
3.3实施内容
建设期五年,完成10万亩毛竹低改任务。其中坡度20度以上的实行砍杂抚育,面积为7万亩,坡度在20度以下的实行深挖抚育,面积为3万亩。
(1)林地清理。全面清除林内杂草灌木和九年生以上老竹、死竹、雪压竹、病虫竹。将杂灌劈倒并摊放于林内腐烂为肥。一年劈山一次,连续抚育3年。
(2)垦复松土。在全面清理林地的基础上,垦挖至20—30厘米深以提高竹林保水、保肥和透气能力。
(3)施肥。对砍杂、垦复抚育后的竹林应在次年进行沟施或穴施肥料。
(4)竹林保护。做到合理留笋养竹,抓好竹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完成该项目,需采购化肥5000吨,组织100万个工日进行砍杂、垦复、管护等作业。
3.4实施计划
3.4.1施工预备。做好项目的总体设计,编制实施方案,落实山场,配套资金
3.4.2建设进度
(1)林地清理。每年2万亩,每年5—8月抚育一次,连续抚育3年。
(2)垦复。每年垦复0.6万亩,每年7—8月进行全垦深挖。
(3)施肥。垦复后9—10月或竹笋出土前一个月施肥。
(4)检查验收。每年在12月15日前进行检查验收,核查砍杂、垦复面积和质量。
3.5支持环节
3.5.1当地各级政府对该项目高度重视,群众积极性高,参与性强。
3.5.2有毛竹林低改的成功经验,林业科技力量较强。
3.5.3对群众进行技术培训,开展技术推广,提高竹林的经济效益。
3.6组织落实
一、国营林场和村集体竹林,采取农户租赁承包形式,农户自留山竹林通过联产承包责任制,达到规模经营治理模式。
二、在镇政府的组织下安排劳力统一组织施工。政府提供资金扶持和技术支持,以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4、效益分析
4.1投资概算
项目建设投资2000万元,其中作业设计费50万元,砍杂800万元,垦复600万元,化肥、农药400万元,林道、防火线50万元,科技推广50万元,检查验收50万元。
4.2资金筹措
由地方财政、林业自筹资金40,引进项目资金、外资、贷款等资金60。
4.3效益分析
10万亩毛竹低改任务,分5年完成。每年2万亩,其中垦复0.6万亩。2万亩毛竹低改,需400万元,分3年投资改造。
毛竹林经过改造,2年后从现有的亩平立竹123根提高到200根以上,保持立竹度200根左右。3年后(即第3年)每年每亩可采伐毛竹40根。笋竹两用林亩产鲜笋150公斤
测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