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制定了《实行执法公示承诺的暂行规定》,实行检察长定期接访、当事人点名预约检察长、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员监督等制度,扩大了司法监督;三是强化司法服务。司法机关积极实施“阳光工
程”,出台了审务、检务十项公开制度,通过设立审务、检务公开大厅,配置电子屏幕、微机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了审务、检务、执法活动全过程、全方位公开,增强了司法活动的透明度。通过设立流动法庭、假日法庭、流动办案点,内部局域网站,启动电子印章,配置多媒体示证系统,积极开展“审务、检务进乡村”、送法下乡活动,主动上门为群众服务,方便了当事人诉讼,扩大了司法服务范围,得到了当事人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四)加强企事业单位依法治理,扩大依法治市成果。依法治企是依法治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依法治企意义重大。搞好依法治企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法治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今天,各级各类企业要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和较好的发展质量,必须不断提高法治素质,深化依法治企,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经营治理活动,在不断提升企业经营治理法治化水平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搞好依法治企是维护企业稳定的需要。企业要发展,必须以稳定、良好的经营秩序作基础。搞好依法治企是创建诚信守法企业的需要。创建诚信守法企业,最根本的途径是开展依法治企活动,通过落实依法治企各项措施,使企业的决策、经营、治理、服务等工作逐步走上法治化、规范化轨道,企业的诚信守法形象自然会逐步建立起来,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长久生存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也会随之有一个大的提高。对此,我们采取了下列措施:一是强化普法宣传教育。积极开展“企业经营治理人员学法用法年”活动,市委组建了由法学专家、学者、政法干部、法律工作者组成的普法宣讲团,深入各级各类企业进行宪法、企业法、合同法、劳动法、工会法等与企业生产经营治理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了企业依法生产、依法经营和依法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学校实施“法入课堂”工程,达到“有计划、有课时、有教师、有教材、有笔记”的“五有”标准,并通过拍摄法治专题片、建立法制宣传长廊、举办“模拟法庭”等形式,丰富学习内容,增强了学法的针对性;二是依法建立健全治理制度。各企业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依法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资产监管、法人激励约束和治理运营机制,实现政企分开,保障企业独立行使经营自主权;各事业单位不断规范完善治理机制,强化公开,扩大监督,依法保障单位职工与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了事业单位依法规范有序运行;三是依法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市卫生系统围绕解决医生执业行为不规范、乱收费等问题,广泛推行医务公开制度,采取药品招标集中采购、单病种限价收费等办法,降低医疗成本,使病人直接受益;市教育系统果断落实学校收费“一费制”,规范各级各类学校的收费行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
(五)深化依法治村,不断完善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基层依法治理是依法治市的重要环节,也是依法执政、建设法治社会的根基。在继续完善和落实以“四民主、两公开”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各村在乡镇和市里工作班子的指导下,主要从三个方面深化依法治村工作。一是深化农村普法教育。市乡两级党校对村“两委”成员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并组织普法考试;村“两委”成员坚持重大村务决策前学法制度、聘请法律顾问咨询制度,提高了村“两委”成员依法办事能力。同时,在广大农村继续实施“法律条文送到家、学法用法抓到家、守法责任订到家”三到家工程,通过建设法制宣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