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整治与开发,切实增加新增耕地指标,解决好“占一补一”土地利用平衡问题,为项目建设用地申报打好基础。第三是着力破解环保难题,一方面要不折不扣地落实节能减排各项措施,使企业符合环保政策,通过环保验收。另一方面要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建设项目、改造企业,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第四是制定激励招商引资的机制体制,明确和细化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有关各方的利益,充分调动引资主体、土地被征用农户、项目落户的村干部、乡镇和部门等方面的工作积极性。
5优化项目建设环境。一是借鉴发达地区经验。推行一厅式办公。制定出台《投资项目联合审批规定》规范投资项目联合审批行为,探索和建立行政审批中心。建立和推行投资代办服务机制。同时,继续加大对企业和项目的包扶力度,切实解决影响企业生产和项目建设的难题。二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危害企业生产经营以及阻挠、破坏项目建设的违法犯罪行为,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三是规范部门检查行为,实行25天“宁静工作日”制度,对企业的检查、收费统一在每月的后5天内进行,其余25天为企业宁静工作日,创造规范、有序的经营环境。四是借纳入关天经济区,政策相对宽松的有利时机,研究制定更加优惠土地使用、水电供给、税费收取等招商引资政策,为项目落地和企业生产提供优越的政策环境。五是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着力解决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大力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6细化项目工作考核。重点是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建立完善奖惩机制。一要加大考核力度。把项目建设从部门考核延伸到领导干部考核领域。与年终评优树模挂钩,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考评干部素质和水平的关键性指标。与职务晋升相结合。二要量化考核指标。对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建设进度、协调服务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证,制定考核细则、量化考核指标,尤其要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在考核中的比重。三要建立奖惩机制。对工作不力、协调服务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并实施问责。对项目建设绩效突出的乡镇、部门和个人,要给予相应的奖励,形成项目建设竞争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