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业经济主要指标较“十五”末实现翻番。深入实施“20强50户工程”和振兴装备制造业“22332行动计划,全市上下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工业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3.2亿元、销售收入2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8%和30%,按同口径分别比“十五”末增长2.3倍和2.5倍。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发展到23户,较“十五”末增加22户,星火公司和华天集团销售收入均突破23亿元。同时,全市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市工信委荣获年全省信息产业发展先进单位。
二、由三大骨干企业引领的三大产业园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总投资20亿元的长城电工电工电器产业园已经签约并将启动实施。三大产业园区”建设将极大地提升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层次和水平,总投资36亿元的华天电子科技产业园和总投资20亿元的星火机床工业园项目建设正在实施.为实现全市期间工业经济的跨越式科学发展奠定基础。
三、经济技术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有效推进。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加快工业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平台,以基础设施和骨干项目建设为重点,引导、扶持工业园区和工业聚集区稳步健康发展。目前,全市共建设各类工业园区26家,其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入驻开发区,对壮大工业经济规模、提升工业经济总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工业招商引强和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果。不断加强与20多家中央直属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和科研院所的战略联合,市县区高度重视工业招商引强和“引大引强入天”工作.项目合作取得有效进展。中材200万吨水泥生产线二期工程、祁连山22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天虹化工年产3800吨塑料管材生产线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西电合金高压电工触头生产基地、娃哈哈超净热罐装生产线、酒钢西部重工与锻压合作的制管基地、长开公司与俄罗斯合作的226千伏全封闭组合电器、西飞公司与中航飞机公司合作的大运输机舱门、奔马啤酒20万吨啤酒生产线、上海汇慈丰原生物等合作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风动公司石油钻杆和液压支护设备生产线、锻压公司25万吨大直缝埋弧焊管全自动生产线及系列摆式剪板折弯机高品位生产线开发、星火公司精密数控机床产业化、华天集团集成电路高端封装产业化、国家高低压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二期工程、海林公司重型机械轴承、铁路电缆高技术产业化等重点技改项目进展顺利。
总投资282亿元,年实施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56个.预计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96亿元,成为我市近些年实施工业项目最多、完成投资效果最好的一年。市工信委被授予“十一五”全省工业投资管理先进单位。
五、全市国有企业改革攻坚任务基本完成。全市363户国有、集体企业基本完成以企业产权制度和用工制度为核心的新一轮国企改革,年至年底.20.62万名职工全部得到妥善安置。其中32户政策性破产重组大中型工业企业核销各类债务约33亿元,争取国家和省上补助资金20.02亿元,这些补助资金在职工安置中起到关键作用,有26所厂办学校整建制移交地方政府管理。
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完善,通过国企改革.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工业经济整体走向良性发展轨道。
六、工业系统争取中央和省上扶持项目和资金23383万元。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工业系统紧抓国家扩大内需、支持发展、关中—经济区”建设等历史机遇.全年共为50户工业企业72个重点项目争取到中央和省上补助资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