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质量立省战略的意见按照政府领导、部门协作、企业主导、社会参与工作体系,紧紧围绕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大力实施“质量兴县”战略,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工作目标
通过进一步开展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质量兴县”活动,年力争主要工业企业的质量意识明显增强,重点企业80%以上的重点产品按国内先进标准和国际标准组织生产,使全县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实物质量水平明显提高,全县质量总体水平超过省内平均水平或达到省内领先水平,部分主要产业的产品整体质量水平达到国内平均水平,主要工业产品质量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影响消费者健康与安全的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和无生产许可证、强制性认证产品状况及重大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二)具体指标量化
年底,全县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要达到以下目标:
1产品质量
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合格率总体水平达到市内平均水平。其中食品质量监督检查合格率达到90%以上,高风险食品质量监督检查合格率达到95%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合格率平均达到85%以上,重点产品监督检查合格率达到87%以上。全年农、畜、水产品例行监测次数不少于4次,农产品批发市场对农产品自检次数不少于12次,全县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全部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并加贴qs标志,获证食品生产企业必备生产条件保持率达到100%所有的食品小作坊100%签订安全承诺书。不出现县域性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引导企业应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组织开展质量管理活动,指导企业贯彻质量标准,建立健全质量体系,组织质量攻关活动,重点培育名牌产品1个,不断提高全县产品质量整体水平。
2、工程质量
竣工的工程质量要达到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县城建局对全县建设领域工程要严把质量关。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及大中型工程建设项目验收一次性合格。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3、服务质量
用户满意度明显提高。初步实现服务质量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第三产业(交通、旅游、医疗卫生、商贸等服务行业)全面推行国家服务质量标准及环境管理标准。>
4、环境质量
积极推行企业清洁生产,全县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落实省、市级重点污染源全面达标工作,稳步推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新型工业发展,主要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全部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5、标准化管理
年底,工业产品生产标准覆盖率要达到100%引导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重点企业中80%主要产品按国内先进标准和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加快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建设,建成5个国家级和3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个无公害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项目,制定4个地方优质农产品标准。进一步加大农业标准化建设力度,农业、林业部门要继续开展生态治理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积极培育以温室栽培技术、节水节能生态农业技术为主的标准化示范区,逐步推进沙产业开发的标准化、规范化、效益化建设。
三、组织保障及职责分工
一)组织保障
县政府成立县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质量兴县”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分管县长任组长,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