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公文处理 >> 活动方案 >> 正文
新社会组织文明教育指导方案

nbsp;    新社会组织学习实践活动分学习调研、分析检查和整改落实三个阶段进行,从2009年9月中旬开始,2010年1月中旬至2月底重点做好巩固扩大活动成果工作,集中活动时间为4个月。已建立党组织的新社会组织,由所在辖区党组织负责组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符合条件但尚未建立党组织的新社会组织,应在准备阶段抓紧建立,再按要求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有党员但未达到建立党组织条件的新社会组织,参加所在村、社区的学习实践活动。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村党支部学习实践活动一并进行。
      各单位要充分做好学习实践活动开始前的准备和思想发动工作,认真传达学习省市区委的有关精神,广泛开展宣传,深入开展调查摸底,准确掌握新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员的基本情况,初步查找出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及时组建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实施方案,设计符合实际的实践载体,组织开好动员会,有针对性的搞好思想发动,提高广大党员参加学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一阶段:学习调研(9月中旬至10月底)。主要抓好学习讨论、调研走访两项工作。
      抓好学习讨论。采取上级党组织辅导学、必学内容集体学、携带资料抽空学、联系实际研讨学和考察观摩比较学等形式,组织党员认真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和《科学发展观辅导读本》,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中央和省市区委有关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学习新社会组织相关法律法规、市场管理、先进科技实用知识技能等,提高广大党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宣传推广一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广大党员。党组织领导成员和党员负责人要带头学习,记写读书笔记,撰写心得体会。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紧密联系本单位实际和党员干部思想、工作实际,采取学习心得交流、举办科学发展论坛等方式,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进一步解放思想,形成共识。
开展调研走访。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要广泛走访职工、服务对象或会员,采取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特别是要认真听取相关利益群体的意见建议,深入查找本单位存在的突出问题。建有党组织的新社会组织要紧紧围绕党组织在新社会组织中的职能定位及新社会组织如何发挥作用等问题进行调研,努力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或调研材料,并及时组织调研成果交流,积极将调研成果上升为本单位改进工作、促进发展的制度措施。
      第二阶段:分析检查(11月初至11月底)。主要抓好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撰写分析检查材料两项工作。
      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设立了基层党组织的新社会组织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要围绕党组织和党员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这一主题,紧扣近年来本单位发展实际,深入查找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查找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查找在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分析原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党员意识,明确整改方向。组织生活会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广泛征求党员、群众的意见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乡镇领导民生教育实施方案
       城市街道开展服务教育发展方案
       职校开展思想教育整治方案
       卫生院开展深医疗服务发展方案
       非公有制经济文明服务方案
       民政局开展组织教育整治方案
       民政局深化宣传教育整治方案
       区委领导创新管理整改方案
       民政局开展征集服务方案
       民政干部党性教育整改方案
     
    创建学习型单位探索与实践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校学生军训开训典礼讲话
    商务局开展四五法制宣传教育总结
    科技领军人物申报材料
    对国税局党组领导班子考察情况总…
    用新思路推进宣传思想上新台阶
    市国土资源要点
    全区党委系统办公室会议上的讲话
    学校节能设计比赛活动方案
    残疾人社会保障服务工作方案
    社会跨越发展工作意见
    推进社会管理工作意见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方案
    社会救助工作责任管理办法
    社会治安综合整顿工作汇报
    经济和社会建设工作安排意见
    建设小康社会监测工作报告
    节水型社会建设意见
    构建社会救助网络工作意见
    活动方案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