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公文处理 >> 活动方案 >> 正文
教育局开展创新服务发展方案

建设团结善战、和谐向上的学校领导班子,提高领导班子想大事、议大事、抓大事、促发展、求实效的能力和水平。采取班子自查和党委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对领导干部政治理论、教育管理与创新、战略思维、党性修养、法制观念等方面教育,提高领导干部和班子成员的政治素养、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同时进一步加强学校班子建设,不断充实优化干部队伍。(责任科室:组人科)
    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爱岗敬业、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以学校为单位,继续开展“强师德、铸师魂、树形象”群体师德创优活动和 “正教风、强素质、提师能”的师能提升活动,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和业务能力建设,着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结合我区教师年度考核工作,加大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考核力度,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教师工作评估机制,各校要将考核结果与教师的奖励、晋级、提升挂钩。有步骤地推行教职工聘用制度,加强岗位管理、优化队伍结构、建立人才高地,培养一支师德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责任科室:组人科、培训中心、教研室)
    ④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大力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
    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按照“为民、务实、清廉”和从严治党、依法治教的要求,加强党员的学习教育工作,使广大党员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各项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健全符合教育系统特点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责任科室:纪检监察室)
    2、落实重点工作,推进事业发展。
    ①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再上新台阶 (责任科室:教育科、教研室、督导室)
    继续加强教学管理、教育科研和课程改革方面的研究和探索,突出教学管理的科学性、教育科研的前瞻性、课程改革的指导性作用,促进教学管理、教育科研、课程改革质量进一步提高。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抓好幼儿阶段教育工作。加强城乡各级幼儿园建设,在改善办园条件的基础上,将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投放到幼儿园的软件建设上,走内涵发展之路。高度关注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增强宏观调控能力,通过出台政策,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严格等级评定,强化学前教育的审批、管理职能,推动农村学前教育的规范化发展。
    二是抓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认真总结和推广课改经验,不断总结新经验,发现新问题,推出新举措,取得新进展。要进一步加强教研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研员的引领、辐射和指导作用,深入基层、深入学校、深入课堂,加强调研指导工作,要建立学科发展目标和优秀骨干教师培训目标规划。进一步健全区、片、校三级教研网,强化科研意识,深入开展课题研究,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加大各校教学常规管理指导力度和各学科教学质量抽测调研工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四是加强义务教育阶段示范性学校建设,积极探索义务教育阶段考试评价方法,将义务教育阶段的课改工作向深层次推进。
    三是抓好教育科研过程管理。加强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及滚动课题过程管理,对关于学校整体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坚持实行专人定期督促、指导,开展阶段性成果检查交流。加强“校本研究”的调研工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文体局开展火灾隐患整治方案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整治方案
       街道社区开展法制宣教方案
       教育局实施健康教育整治方案
       卫生城市宣传教育方案
       普高课程实验实施方案
       文体局深化健康教育整治方案
       文体局卫生城市创建方案
       学校环境卫生整治方案
       民政局深化先进性教育整改方案
     
    全镇农村牧区党员中开展设岗定责…
    职校优化职教培训调查
    副市长科技创新会上讲话
    谈谈理解保持党先进性一点体会
    县医院武警中队八一联欢晚会上致…
    民政单位十二五拓展计划
    税务所个人实习汇报
    如何撰写出色自传
    三八妇女节发言稿
    局档案治理总结
    学前一年义务教育工作方案
    校园中医常识教育活动方案
    群众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宣传学习教育活动方案
    提高中学教育质量工作意见
    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工作报告
    开展教育活动工作方案
    应急管理科普教育工作方案
    农村党干部远程教育工作意见
    教育卫生调研报告
    活动方案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