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3、与加强企业管理和技术进步结合。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推行安全标准化建设,加大安全投入,推进安全技术改造,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4、与加强应急管理结合。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体系,落实隐患治理责任与监控措施,严防整治期间发生事故。
四、工作进度安排
根据交通行业实际,全市交通系统将分阶段开展治理隐患工作。
(一)第一阶段 (4月至7月):围绕交通“三防”(防汛、防洪、防台)工作特点,各单位结合实际部署开展隐患治理工作,及早做好隐患排查,全面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安全度汛。
1、研究制定开展交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计划并进行部署。抓紧整改20*年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中排查出的重大隐患,凡能够在短期内完成整改的,务必于4月底前整改到位。暂时难以完成整改的,也要列出计划,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间、预案“五落实”,并加强监控。
2、以“春运”后车辆技术状况、道路工程建设、受损交通基础设施的修复、重建等为自查检查重点,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和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及时整改隐患,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3、进一步做好公路养护设备设施的检查维护和保养工作,保障公路安全畅通。
4、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按照不放过每一个企业和岗位,不放过每一辆(艘)客运车辆(船舶),不放过每一座公路桥梁、涵洞,不放过每一台生产设备和建设工程的要求,深入开展“拉网式”检查,摸清底数,建立隐患整改监控档案,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预报、预警、预防和应急救援体系,严防引发事故灾难。
(二)第二阶段(8月至9月上旬):围绕“安全奥运”推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1、积极与公安开展联合执法,运政、路政等部门紧密配合,严厉打击“超载、超限、超速”行为,维护良好的运输市场秩序。
2、严厉打击船舶违章经营行为,强化对船舶特别是渡船和旅游船的安全监控。
3、要加强公路的日常养护和路政管理,大力实施安保工程,加大对危旧桥梁的改造力度,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尤其是危险作业现场,完善安全操作规程,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教育,确保安全。
(三)第三阶段(9月至10月份):围绕“十一”黄金周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让群众安全、便捷、舒适出行。
1、加强对企业经营资质、车辆技术状况、驾驶员从业资格的监管,把好车站出口关,防止超员车辆、携带“三品”车辆出站上路。
2、抓好碗窑水库旅游船的安全监管。
3、抓好干线公路和通往江郎山、保安景区道路的管养工作,加大治超力度,加强对危桥的通行管理,确保安全、畅通。
(四)第四阶段(11月至12月份):认真总结全年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回头看”活动。
1、检查对排查出的隐患是否治理到位,责任制是否落实,隐患排查机制是否建立健全。
2、督促各生产单位严格落实好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
3、加强对交通工程从业人员特别是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防止出现年底为抢工期、赶进度,忽视安全、违章作业现象的发生。
4、认真做好冬季防雨雪冰冻、防滑、防雾、防碰撞及防火工作。
5、12月15日前,报送隐患排查治理全年总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