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改进措施和要求,健全水利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及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
四、排查治理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局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年”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周水谷,副组长陆江华,成员王桂生、周乾良、徐水清、祝春妃、刘曙光、郑津、祝秋英、郑香英、杨文荣、毛欢书、郑居民、杨洪录。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隐患排查工作要突出四个重点,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运行、农村水电、水利资源开发、渔业生产等重点行业和领域;汛期、奥运会期间、第四季度等重点时段,切实加大排查和治理工作力度,坚决遏制责任事故发生。一般隐患要及时整改,对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或一时难以排除的重大隐患,要实行挂牌督办。重大隐患治理实行责任、措施、资金、时间、预案“五落实”,并加强“一对一”监控。对因整改不到位和整改不力引发安全事故的企业,要依法严肃查处,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加强宣传,广泛发动。各科室要加大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围绕“治理隐患、防范事故”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宣传活动,增强群众对事故隐患的辨识能力和防范意识。要加强对职工的安全知识培训,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从业人员参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四)标本兼治,完善机制。各科室要切实加强隐患排查治理的信息统计工作,及时掌握排查隐患数量、已整改和限期整改隐患数量以及违法行为查处情况,分科室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报送制度和隐患数据库,实现隐患登记、整改、销号等数据化管理。要认真分析近年来的典型案件,深刻汲取教训,举一反三,预防和杜绝同类事故发生。要全面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治本之策,加快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