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年应完成*乡红石桥段环境改造灭螺工程,工程总投资约35万元,工程完成后要求淹没全部河滩,并且水淹维持时间要求在8个月以上。该项目由*乡负责牵头并组织实施,水利、卫生部门配合。
2.对横渡溪有螺环境的灭螺工程,选择相对较复杂的有螺环境分阶段进行环境改造灭螺,对水位较平坦的溪段进行分段“等高筑坝”水淹灭螺。
一是20*年完成何家段灭螺工程,山石垒砌加水泥勾缝,实施长度约500m,修筑堰坝1条,共投资约42万元。
二是对玉兰溪入口下100m处至*入口上50m处约3000m,完成“两面光”改造,并在两入口处分别修筑1条堰坝,投资约238万元。该工程争取从20*年开始,2*0年完成。
三是20*年完成*上50m处至原中心村采用“等高筑坝”方法,使该段溪水位长期保持在高位,达到水淹灭螺的目的,可在原有8个启闭机闸的基础上再建6个启闭机闸,投资约6万元。
四是2009年应对坛石镇原中心村以上至*街道的店前村进行“两面光”环改。
五是2*0年应对何家桥下360m处至与*交界处进行“两面光”改造,并在与*交界处修筑堰坝1条。
上述项目由坛石镇负责牵头并组织实施,水利、卫生、农业综合开发办等部门、单位配合。
3.对环境较复杂的店前村店坝头水库底螺点应于20*年结合土地整理项目实施环改,环改田地约250亩,约需投入80万元。该项目由*街道负责牵头,国土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卫生部门配合。
历史有螺乡镇(街道)每年都应优先安排环境改造项目,改造有螺面积区域或历史有螺区域的钉螺孳生环境。对以后查出的新螺点,根据环境情况决定是否开展环境改造灭螺。
(四)加强病情监测,及时发现控制传染源
对当年查出有螺的自然村的人群及来自全国尚未控制血吸虫病传播县(市、区)流动人口应进行血清学检查,阳性者再进行粪便孵化加镜检的检查,查治病率达到85%以上,对血清检查阳性者进行扩大治疗。当发现输入血吸虫病例应启动《血吸虫病突发疫情应急处理预案》,及时、有效地控制疫情。
对当年查出有螺村的耕牛及来自全国尚未控制血吸虫病传播县(市、区)的耕牛等动物,应根据农业部门的技术要求开展查病治病。对血检阳性的耕牛进行扩大治疗。
(五)加强地区合作,推进联防联控
大桥、大陈、新塘边、坛石等4个乡镇22个村属于浙赣两省四县(市)血防联防地区,各乡镇村要按照浙赣两省四县(市)血吸虫病联防联控实施计划的要求,与玉山、常山和开化等毗邻县通力协作,主动配合,联合开展查螺灭螺,查病治病,做到同步查螺、同步灭螺、同步查病、同步治病、同步培训、同步宣教,积极推进联防联控,确保完成联防联控各项任务。
五、有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强化督查
各乡镇(街道)要以对党和人民群众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做好血防工作,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切实建立健全血防工作组织,强化血防队伍建设,提高防治能力。要进一步加强血防工作特别是查灭螺工作的督查,市政府要对重点乡镇重点项目灭螺工作开展情况和进度进行督查;卫生部门要加强技术督查,确保技术措施规范;各乡镇(街道)也要组织力量督查辖区内的血防工作。在督查工作中,要建立情况通报制度,定期通报各地进展情况。
(二)落实责任,形成合力
市政府每年年初要与有关乡镇和部门签订工作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