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生态和集镇型中心村等四类特色村。
(四)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要达到的要求
涉及全镇21个行政村需要进一步完善设施建设。按照每15户左右1个的比例配置垃圾池(箱),每村至少建设1座垃圾集中房或垃圾临时堆放点。
进一步健全长效机制,不断完善“镇查村、村查组、组查户”的三级联查制度,所有村要建立环境卫生月查制度,镇每月将进行检查。各村负责将垃圾箱的垃圾清运到村垃圾集中房,镇负责从集中房运到中转站;不断完善农户“门前三包”。
(五)两线整治工作要达到的要求
两线整治我镇4个行政村(*村、*村、*村、*村)积极推进农村环境整线连片综合整治,按照市委办[20*]209号《关于开展全市农村环境整线连片综合整治的通知》和《专项整治方案》要求,重点抓好沿线农户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的整治及庭院整理、垃圾处理。通过2009年的努力,力争把“两线”建设成为村庄整治的示范线、参观旅游的黄金线。
二、具体目标任务
以十七大和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乡风文明、村容整治”为目标,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村民整治建设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治理农村“脏、乱、差”现象,改善农村人民环境,缩小城乡差距。2009年的村庄整治,我镇以村道硬化、垃圾处理、卫生改厕、污水治理和村庄绿化等五大项目建设为工作重点,按市委、市政府要求高标准完成二个省级整治村,一个市级整治村,一个环境提升村的整体项目建设水平;促进垃圾集中处理扩面提升;进一步推进“两线整治”,使我镇的整体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三、工作措施
(一)统筹规划,增强资源资金的使用效益
村庄整治的五大项目,都要优先在人口相对比较集中,对周边农户集聚力强、拟长远发展的自然村中重点实施,要确保至少有2个自然村的项目实施覆盖农户率达90%以上。
(二)加大宣传,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镇、村要通过新闻媒体、会议、广播、黑板报、宣传栏、宣传单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大村庄整治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建设主体作用。在垃圾集中收集处理上,要从源头抓起,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农民群众的环境卫生意识。
(三)加强督查,加快整治的建设力度
为切实提高村庄整治项目建设的质量,镇、村将按统一标准,统一价格、统一招投标进行统一施工。镇及相关部门要随时对工程建设进度进行督查,确保工程进度和时间同步,所有项目建设要在9月30日前全部完成,各整治村要具体项目的进度时间表报镇,每月村将具体进度情况报镇。
(四)强化考核,加强村庄整治的组织领导
要深刻认识实施村庄环境整治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行动,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镇成立整村整治领导小组。各整治村也要成立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并确定专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