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不到位的问题。项目是发展的载体和后劲。抓工业就是要抓项目,抓项目就是要抓重大项目。为更好推动重大项目顺利建工投产,采取跟踪调度、跟踪协调、跟踪服务、跟踪问效等一系列措施,推进重大项目的建设,其中重大项目的重大问题以协调推进会的形式予以解决。
19、个别干部依法行政意识不强、有些长效机制不健全的问题。通过对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行政执法人员开展法律知识培训,强化依法行政的意识,增强依行政的自觉性。按照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省政府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完善和制定有关制度,健全制度建设体系,并贯彻实施。从机关内部加强对工作人员特别是行政执法人员的监督检查,并欢迎社会对省经贸委相关行政执法工作进行监督。
20、企业参加银企合作洽谈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已将融资洽谈会改为工作会。将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采取点对点、点对线、点对面的办法,引导和帮助银行深入了解企业、行业和园区实际情况,督促企业加强诚信建设,增进银企互信,加强银企合作,提高银企合作成效。
21、工业长远发展研究不够的问题。将成立研究中心,配备专门人员,加强工业宏观研究,提出政策建议。拓展信息中心的工作,建立江西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数据库,为经贸研究提供支持。拟创办公开发行的经济刊物《江西工业观察与研究》,推进经贸工作的理论研究。
22、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问题。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抓好工业的主线,并贯穿经贸工作始末。以做大做强六大支柱产业为突破口,限制发展“两高一资”产业,进一步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水平,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技术产业以及特色优势产业。积极贯彻省政府关于“十百千亿工程”的重大决策,我委作为牵头部门,已在实施方案的制定、项目日常检测和考核奖励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将进一步加大对产业经济“十百千亿工程”的组织实施力度,加强监督协调,推进项目建设。
23、对赣州加大支持力度的问题。历来重视赣州的工业发展,并在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将进一步加大对赣州的关注和支持力度,拿出具体可行的方案,重点支持赣州的钨、稀土、氟盐化工以及高新产业的发展。
(四)职能交叉或职能之外需要协调、呼吁的问题
24、工业管理体制不顺、职能交叉的问题。以新一轮机构改革为契机,积极向省政府建议,同时将充分发挥工业牵头作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与沟通,进一步理顺工业重大项目推进机制,争取形成推进工业发展的合力。
25、国有企业改制和行业管理职能调整问题。省政府已将国企改制职能划给国资委,我委已不再承担协调处理国企改制方面的问题。将把相关问题转给国资委,并呼吁解决。
26、进一步理顺园区管理体制的问题。当前,省政府已明确省里园区管理的主要责任部门是省中小企业局,我委具体负责全省重点园区的动态管理和工业崛起奖励中“园区发展专项奖”的考核工作。为此,将进一步加强与省中小企业局的工作联系,共同促进园区健康发展。
27、建议加大落实国家有关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优惠政策的问题。将继续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提出可行办法,落实国家有关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
我们将认真履行职责,进一步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扎扎实实进行整改提高,努力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