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和探索,帮助企业开展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制定应急预案。
5、进一步完善相关扶持、激励政策措施,力争2010年专利申请超过20000件。1)落实省政府第20次常务会议精神,加大知识产权工作投入,逐年增加知识产权工作经费,重点实施和推进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等“六项工程”。2)出台**省专利奖励实施办法,加大专利申请资助力度,鼓励发明专利。
(三)实施重大专项,全面推进“六大工程”。具体措施:
6、切实抓好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1)在继续抓好第一、二批47家优势企业培育工作的基础上,2009年启动第三批培育企业的申报、审批和培养工作。2015年前,力争在全省培育100家左右知识产权优势明显、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企业。2)加强与国资委、财政、经委等有关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出台《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试点办法》,2009年启动第一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试点。2015年前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试点达到300家。3)启动省级工业园区知识产权工作试点、举办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管理干部培训班。4)出台《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项目管理及考核办法》,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实用效益。
7、深入推进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与富民强县示范工程。1)深入推进县市区知识产权试点工作,2009年启动第五批试点县市工作。2012年前,完成60个左右市县区省级知识产权试点工作。帮助、指导县市区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完善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协调工作机制和信息利用机制,优化知识产权政策环境,面向“三农”需求,大力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2)结合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积极开展知识产权示范县市创建工作。在全省培育14个左右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县市。3)启动知识产权富民强县工程。
8、启动实施知识产权产业化推进工程。1)与有关部门协调,出台支持专利技术产业化的优惠政策。2)积极争取设立我省专利技术孵化、中试和产业化基地及引导资金,支持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发明专利及新能源、环保节能、防灾减灾等专利技术的申请、实施和产业化。3)加强与财税部门协调和会商,出台知识产权申请维护费用税前抵扣政策及操作办法,完善知识产权风险投资担保、退税贴息等政策机制。4)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协调与会商,拓宽专利质押贷款和无形资产抵押贷款等融资渠道。5)建设知识产权展示交易中心。6)抓好重点研究课题,探索道路、总结经验,促进支柱产业、骨干企业主导产品(技术)专利分析报告制度化。2009年重点抓好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出口产品专利技术对比分析”、株洲南车“atp技术专利预警分析研究”、湘电集团“兆瓦级直驱风力发电专利分析研究三个研究课题。7)完成10个招商引资项目的推荐任务。
9、实施长株潭城市群知识产权示范工程。1)建立省局与长株潭知识产权工作会商机制和知识产权工作联席会议制度。2)完善长株潭专利行政执法协作机制,探索长株潭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三审合一审判模式试点。3)开展长株潭知识产权综合管理试点,调研和探索成立长株潭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中心。努力使长株潭成为我省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工作的发动机和示范区,力争成为首个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群。
10、实施知识产权信息平台建设工程。2010年前,完成一期建设任务――专利信息平台建设。1)完善综合门户网站,建好内网、代办处受理接入外网,建立电子审批系统,实现网上受理、内部系统处理的电子政务模式。2)完成智能专利检索服务平台、企业应用服务平台和企事业单位应用终端开发服务。3)建立开放*